第16章 決賽(第3/4 頁)
張天成剛站穩腳步,便感覺後面拳風便到,想要躲閃卻還是晚拉一步,又一個踉蹌,朝前爬在擂臺木板上。
僅一個照面,張天成便可被這冷美人修理夠慘,不免覺得窩火,暗中觀察秦思雨的身法,確定看不到破綻。
秦思雨使用這套身法叫“望月步”,是天奇峰的絕學之一,講究輕功和換身的功法,初學者就可以施展輕功飛簷走壁,草上飛、水上漂,等學到大成,便可移步換影、飛天遁行不在話下。
也難怪張天成在此等絕技下吃啞巴虧。
要知道門派創立每一項絕技都是修行大成就之人耗盡畢生心血創立出來,豈能輕易外傳,這等絕技別說仙劍派,就是在天奇峰,會使用此等身法也屈指可數。由此可見,天奇峰對秦思雨寄託厚望,假以時日,秦思雨必將繼承衣缽。
秦思雨再次施展出名為望月步的身法,此次他的步伐異常迅速,彷彿身後生風,速度之快比以往都有所提升。雙掌緊握,內力迅速匯聚至掌心,真氣如泉湧,帶著無比強烈的意圖,這一招他決意要將張天成逼出比賽的界線之外。
張天成感覺到對方那凌厲的氣勢,他沒有選擇硬抗,而是雙眼緊閉,讓自己的感知延伸出去,靠著靈魂的感應去捕捉秦思雨那如幽靈般飄忽不定的身影。他的身體在原地輕輕地旋轉,手臂隨意舒展,彷彿與世隔絕,只有內在的世界與秦思雨的動態緊密相連。這是他的高明境界,將心神集中至一點,通達天理。待到秦思雨的掌風來襲,他已有所準備,雙掌齊出,引動四周的空氣,形成一股強大的氣流對峙。
兩者的掌力在空中碰撞,爆出一聲震天響,形成一股巨大的能量波紋,周圍的塵埃被激起,猶如狂風巨浪般洶湧。兩人幾乎在同時感受到對方那強大的震力,不得不各自後退數步,略顯凌亂。
秦思雨站定後,表情中難掩詫異之色,他注視著張天成,心中百轉千回,驚疑不定他是如何能夠察覺並抵擋自己的攻勢。按理說這樣的身法在門內弟子中他幾乎無敵,即使是高一階的還虛境界的對手也難以洞悉。而此刻張天成卻做到了,不但抵抗了他的擊打,也保持了場上的平衡,沒有被逼出界外,這讓秦思雨不得不重新評估這場對決。
他意識到單靠身法和力量已無法輕易制服眼前的對手,速戰速決的計劃看來要重新考慮。本意是希望迅速結束戰鬥,以便儲存體力以應對接下來的更激烈的比賽,現而今竟須要動用劍法來一決勝負。
張天成此時總算扭轉劣勢,站穩在擂臺。
秦思雨看在身法已經不能牽制張天成,想要速戰速勝不太可能,本來想盡快結束此局,避免消耗太多真氣,留到最後一戰,現在只好出劍動真格。
對付張天成,像秦思雨這等高冷之人自然不需要用御劍術等絕技制勝,就算取勝也有點勝之不武。
秦思雨斷不是段恆之輩,倘若真使用御劍術,壓根沒有張天成還手機會。
秦思雨迅捷地掐動手中的劍訣,頓時一條紅色的光芒從她的仙劍鞘中發出,劍身似從天際降落,閃耀著熾烈的光輝。手握這把似乎能切割天地的仙劍,秦思雨猶如一位從天界下凡的仙子,她的身法靈動飄忽,使得她在戰場上如同無影無蹤。她揮舞著劍柄,一劍揮出便化為三股強勁的劍氣,這三股劍氣以銳不可擋的勢頭,直射向張天成暴露出的三處重要穴位,其中包括了心脈、丹田和肩井。
與此同時,張天成感受到迫在眉睫的危機,他左手迅速聚氣於掌,內力湧動之下形成了一面透明的氣盾,這氣盾圍繞他周身,將他的要害部位牢牢守護。而他的右手則不甘示弱,緊握著劍柄,劍尖輕顫,發出陣陣犀利的劍鳴聲,他用這股劍氣進行了一次次的化解和反擊,試圖瓦解秦思雨的攻勢。
秦思雨依託她精湛的望月步瞬移步法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