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3章 追緝(第1/2 頁)
王瑾酷烈的手段,一時間如颶風般席捲大晉,引起了很多人的不滿,可偏偏卻不好名正言順的聲討王瑾。
因為被滿門誅絕的六家人,勾結叛賊的證據確鑿,人證物證皆有,還有同為一地世家的劉氏檢舉作證。
這就讓人無法把誣陷無辜的名頭按在王瑾腦袋上,只能將這份不滿壓在心底。
雖然沒有明晃晃的聲討,但是各大世家也對王瑾產生了極大的排斥。
尤其是揚州及豫州世家大族,經此一事,對王瑾那是厭惡至極。
揚州富庶,豫州更是世家大族的大本營。
這兩洲世家大族都富的流油,靠著地利之便吃的滿嘴流油,有錢了就不免害怕遭人惦記。
以前還好,天下太平,沒人敢不給他們面子,偶爾有些,也在他們定製的規則裡湮滅的無影無蹤。
可現在呢?王瑾揮舞著屠刀,將錢財糧食,土地房屋,全都奪了去,還行滅族之舉?這能行嗎?這指定不行啊!
開了這個頭,往後的人都有樣學樣,那不他們可安生不了。
至於荊州世家勾結逆賊這事兒,他們是連想都沒想。
在他們心裡可沒律法這個概念,這些世家大族哪能都老實幹淨,就算一些德行崇高的不屑做些骯髒的事去獲取利益,但是他的親族呢?都能如他一樣嗎?不可能的。
所以他們對荊州世家的罪選擇漠視,對他們的遭遇卻能產生兔死狐悲之意。
在他們看來,王瑾現在佔據了荊州,能毫不留情的將荊州世家屠戮 那麼將來他要是佔據了揚州和豫州,是不是也會這樣?
他們可遠比荊州世家富庶多了,財帛動人心,他們可不敢將自己置身於險地,去賭王瑾的憐憫之心。
浚河起義軍的首領陳勝,和在豫州教書的張嶽,都遣人送了書信給王瑾,讓他小心提防。
但是王瑾並沒有放在心上,只要他能佔據大義,他就不怕任何背地裡的小動作。
況且他也不是孤立無援,最起碼王氏和李氏以及淪為他傀儡的崔氏還能為他分擔火力。
王氏不消說,與王瑾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王氏不能說就沒有爭霸天下的野心,但是他們卻沒這個實力。
而王瑾讓他們看到了王氏或許也可以成為皇族的一天。
倘若王瑾要是折了,王氏同樣逃不脫牽扯。
而李氏雖然現在愈發強橫,但是糧食的短缺,讓他們現在脫離不開王瑾的糧食供應,不站在王瑾這邊的話,糧食供應被掐斷,李氏會很被動。
放眼大晉天下,目前最能打的除了王瑾,那就是李氏了。
優秀的兵源,眾多武將,而且從來不缺實戰的淬鍊,那些和匈人廝殺過的將士,都是能征善戰之人。
但是青壯都參與戰爭了,糧食會自己長出來嗎?不會的。
幷州李氏的武力強大,是犧牲了民生髮展才得到的,實乃熔犁鑄劍,窮兵黷武之舉。
而崔氏願意為了王瑾抗雷則更簡單了,崔鞝將崔氏復興的希望,全押在了王瑾身上。
元氣大傷的崔氏僅憑自身是無法再恢復往日輝煌的。
京都那些將崔氏瓜分了的權貴可不會甘心將吃到肚子裡的肥肉吐出去。
殺父之仇崔鞝都能忍,更別說給王瑾當狗了,根本沒壓力。
反正最次不過就是一死,崔鞝根本不怕,因為崔氏要是在他們這一代衰落了,比讓他死還要難受。
有他們支援,這些壓力王瑾還頂得住,所以必須斬草除根。
王瑾頒佈通緝令,將所有荊州六家沒死的苗裔全部通緝。
陳伉雖然率軍堵著州府,沒有放跑州府城內有人逃脫,但是卻並不能全殺乾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