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頁(第1/2 頁)
他露出仁慈而喜悅的微笑,問我:&ldo;你在找什麼?&rdo;我說:&ldo;我們剛來到這裡,我正在找燃料和做爐子的東西,好煮個茶。&rdo;他以安慰的語調說:&ldo;我這裡沒有多少東西可以吃,但何不跟我一起分享我正在準備的食物?&rdo;我謝謝他,卻婉拒了他的好意。我的朋友還在等著呢!然後,他說:&ldo;稍待一會兒。我就快煮好了,你可以借我的爐子,爐裡有足夠的煤炭可以讓你煮茶。&rdo;
我被我所看到的嚇到了。他很老,似乎連照顧自己都很艱困。不過,他的小眼睛卻充滿仁慈,優雅而莊嚴的臉龐充滿喜悅,他開放的心充滿與人分享的渴望,他的心是寧靜的。雖然他和我素昧平生,卻把我當成老朋友一般地講話。一種刺痛般的幸福、安詳、喜悅和驚訝感覺流遍我的全身。我覺得由於他的心理性質和精神力量,他就像是世界上最富有、最快樂的人,光芒四射。不過,就物質世界而言,他是無家可歸的、沒有工作、渺無希望。他沒有儲蓄,沒有收入,沒有家庭的支援,沒有社會資源,沒有政府的支援,沒有國家,沒有未來。最難堪的,他是流落異邦的難民,甚至無法跟本地人溝通。即使是在今天,每當我想起他,都會讚嘆不已地搖頭,由衷激賞他的一切。我必須補充說明,在我遇見的人們當中,他並非唯一具有那種情操的人。平凡而偉大的心靈比比解皆是。
踏上治療之路
禪修的目標在強化我們的心靈,如果想從中得到利益,必須一開始就以毫無成見的心態去聽聞教法
放鬆我們對於自我的執著,可以帶給我們心理的寧靜,如此一來,什麼都傷害不到我們。即使我們在受苦,正確的態度將幫助我們更輕鬆地渡過我們的情緒。禪修的目標在強化我們的心靈,如果想從中得到利益,必須一開始就以毫無成見的心態去聽聞教法。如果我們發現某些教法是可以瞭解的,而且對於我們的需要有意義,就必須毫不猶豫、期待或懷疑地將我們的一切感受和意願用來禪修。信仰是強有力的治療劑。只要開啟我們的心靈,就可以驚異地發現我們內心的力量竟然哪些強大。
練心可以發展精神的溫馨,指導我們得到更開放而有彈性的覺醒。雖然我在本書中所介紹的每一種技巧不全然是經典所教授的訓練模式,但是所有建議都以佛教的原理和智慧為基礎。其目標是借著發展正面的認知,把發生在我們身上的每一件事都轉化成支援而非障礙的技巧,來產生內心的安詳。
禱告是修行人用來導師引能量表達恭敬的方式,
而非浪費在無目標的誦念上
另一種重要的素質是恭敬,這是任何宗教修持所必須的,但也不需要以宗教的意義來看待它。對喜歡世俗角度的人來說,恭敬只是表示內在智慧的培養,以及對於我們自己、別人和整個世界的高度欣賞。禱告是修行人用來導引能量表達恭敬的方式,而非浪費在無目標的誦念上。禱告用世俗的話來說,就是以自己的話來表示我們快樂而喜悅的感覺。禱告時,我們可以靜默地說,也可以大聲地說。
對於發願轉化問題和消解自我的大乘教徒而言,慈悲是一種特殊的治療工具。當我們把自己延伸到別人身上時,自我的僵硬性就開始軟化了。雖然修行的終極目標是解脫對於心外物的依賴,但佛教認為參與世間,包括服務別人、創立幫助別人的組織和機構、提供保護、佈施、禱告、給予尊敬。當我們學會如何欣賞和尊敬周遭的每一個人時,即使是生命中微不足道的社會遭遇,都可以具有強大的利益。寂天菩薩寫道:
當你說話時,
必須不貪不嗔;
以溫柔的語調和適當的長度,
輕鬆、切題、清晰而愉快地說。
當你看人時,
必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