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燈下黑(第2/3 頁)
位,必然會引起秦王府和東宮的摩擦,讓齊王攬下此職……只怕聖人也願意看到。
打定主意,李乾佑低聲吩咐,“準備馬車,從側門出,你親自駕車。”
李昭德興奮的躬身應是。
如今天下尚未大定,長安城入夜宵禁,各坊之間不得走動,但李乾佑運氣不錯,他要去的地方和他住所同在一坊。
一個時辰後,李乾佑在內室中與一位中年人相對而坐。
“長安令?”中年人遲疑片刻後,喃喃道:“不錯,王緒必然升遷,說不定會留在河北,長安令理應出缺……乾祐倒是好眼光!”
“思行兄過獎了。”李乾佑有些臉紅,“在下位卑,齊王尚在河北,還要請思行兄出面。”
這位中年人是齊王李元吉的第一心腹,也是如今唯一能代表齊王府出面拜會太子李建成的官員。
李思行,趙郡李氏子弟,李淵自太原起兵,此人曾深入京城打探軍情,後統軍上陣,多有戰功,如今雖然只是齊王府的護軍,但卻是太原元謀功臣,深得李淵信重,封爵樂安郡公。
所謂的太原元謀功臣,是聖人李淵在武德元年頒佈的一份十七人功臣名單,為首的秦王李世民和劉文靜、裴寂三人可免二死,剩下的十四人可免一死,李思行排在倒數第三位。
兩人細細分析了一番,都覺得成功的可能性不低,在秦王剛剛立下大功的時候,東宮不太可能回絕此事。
李思行突然笑道:“說起來你們隴西丹陽房,可真是……”
聽了這話,李乾佑笑著反駁道:“趙郡李氏何不亦如此?”
李思行仰頭大笑後連連點頭,兩人都是世家子弟,家學淵源,自然很懂這一套。
這數百年來,天下紛亂不堪,朝代更迭間血腥常事,世家大族亦風雨飄搖,所以族中子弟向來各仕其主,免被一網打盡以至於家族衰落。
這也是所謂的雞蛋不放在一個籃子裡。
趙郡李氏,李思行輔佐齊王,李志安為太子千牛,而李守素、李孟嘗在天策府任職,前者是十八學士之一,後者為秦王府右三統軍,深得秦王信重。
隴西李氏丹陽房亦如此,李客師是李世民的連襟,是秦王府護軍,李乾佑是齊王李元吉的心腹。
李靖不偏向任何一方,如若李建成登基,有軍功累累的李靖在,隴西李氏丹陽房也不至於衰微。
回程的路上,李昭德又得父親幾番讚賞,心想雖是無意,但也承了李善的情,若有機會,倒是要報答一二。
要讓李善知道……得笑出豬叫,掉進坑裡,還得謝我?
……
第二日,李昭德一早就去找了李楷,將昨晚事悉數告知。
雖然李楷的父親李客師在秦王府任職,但在這些世家子弟心目中,朝代更替是大事,但家族興衰更是大事,當日李乾佑出仕齊王府就是李客師和李靖的建議。
“此事不可張揚。”李楷正要去找王仁表,路上幾番叮囑,“長安令尚未出缺,五叔籌劃,若事洩……”
“還真當我什麼都往外說?”李昭德一甩胳膊,“就算是在孝卿兄面前,都一句不提!”
“說到做到才好,去年為兄賭賽贏了匹良駒……”
“又說這事!”李昭德牢騷道:“今日去孝卿兄那邊做甚?”
“昨日孝卿說今日去朱家溝,咱們一起去看看?”李楷隨口應了句。
“好好好!”李昭德立即吩咐隨從準備禮物。
一行人四輛馬車,帶著幾十個僕役,在朱家溝引起轟動,雖然這幾個月多有達官貴人拜訪東山寺,但在朱家溝出現還是第一次。
“尚未拜會德謀兄、昭德兄令尊,今日實在……失禮了。”
李善苦笑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