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記(十二)齊光同塵(第4/5 頁)
不過相比較他的暴脾氣,朱伯沐卻和睦笑道:
“我派人查過他們的支出情況,發現他們都過得比較節儉。”
“這位叔爺,恐怕是為了兒孫要銀子罷了,爹您即便不給,他也不會說什麼,給了他反而對你感恩戴德。”
“是這樣?”聽到自家兒子的解釋,朱怡銘也露出了無奈的苦笑。
齊藩宗室眼下傳至五代,人口早已超過千人,不過其中還能領宗人府俸祿的,也不過區區百人罷了。
只要出了四服,那王宮便不會再管他們的生計,他們也只能自己去想辦法做些小生意,或者參加恩科踏入仕途。
至於參軍那是不被准許的,畢竟每一個宗室都有文王的血脈,兵權是他們不能觸碰的禁忌。
“好了,你帶杙哥兒和樞哥兒去玩會吧,明年他們倆也要去大明瞭。”
朱怡銘說起了自家的兩個孫兒,臉上都是止不住的笑意。
“是……”朱伯沐作揖笑著回禮,緊接著又說道:
“剛才科學院的王學士說了一下電車和發電廠的事情,我……”
“過幾日你監國,你自己看著辦便是。”不等朱伯沐開口說清楚,朱怡銘便打斷了他。
見自家父親這麼說,朱伯沐便作揖回禮,隨後轉身向外走去。
不過他走了幾步過後又停下,隨後轉身看了一眼自家父親,略有擔憂的說道:
“國朝的階級矛盾雖然因為科技而得到了緩解,但我估計以內部的情況,除非這次的新政能解決以蔣鼎為首的文官和勳貴為首的秦、馬、戚三家,不然……”
朱伯沐沒有多說,因為朱怡銘抬手打斷了他。
面對這樣嚴峻的態勢,朱怡銘笑著放下手:
“國朝的事情,我們齊藩已經管了四代人了,我不希望你還要揹負那麼大的包袱。”
“如果國朝發生了什麼事情,我們能幫就幫,幫不了也別把自己陷進去。”
“你記住,我們齊藩不欠國朝,是國朝欠我們。”
朱怡銘這話有些無情,但事實確實如此。
齊國現在手中握有大明的兩億三千餘萬兩國債,幾乎是大明發行國債數額的三分之一。
每一筆國債都是壓在齊國百姓身上的負擔,朱怡銘很想維持宗藩體系,但如果這個維持的代價是以齊國百姓的生活下降為代價,那他寧願這個宗藩體系垮塌。
至少大明垮塌過後,齊國還能有能力把它扶持起來,然後重建這個體系。
實在不行,齊國也可以自己把體系重建起來。
“小子告退……”朱伯沐心裡清楚朱怡銘的話,但一想到此刻身為皇帝的朱伯海,他還是有些於心不忍。
他退出了勖勤殿,並在承運殿帶走了朱仲杙和朱仲樞。
在他走後不久,朱怡銘也命人準備收拾行裝,準備前往河間府避暑養養身體了。
朱伯沐帶著兩小隻出了齊王宮,準備帶他們去城外踏青。
走出齊王宮,等待他們的是一輛黑色的轎車,轎車前後還有六輛轎車,以及站在車子旁邊,身著黑色曳撒,腰間配著手槍計程車兵。
上了車,朱伯沐看著旁邊的兩小隻在玩擲駟,而他則是將目光放到了窗外。
車隊很快啟動,從齊王宮左邊的洛陽門駛出,來到了西京城的輔道上。
這條輔道左邊是齊王宮,右邊是六部衙門,因此出現在這裡的大多都是官員,沒什麼好看的。
過了片刻,當車輛來到玄武大道後,四周一下子熱鬧了起來。
腳踏車道上是許多騎車下班的工人,他們身著短衣長褲,和田間的百姓一樣穿著簡便,不容易發生事故。
等他們回家後,他們便會洗個澡,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