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部分(第3/5 頁)
,攜帶軍棍跑步前往倉庫。尼古拉也騎著馬趕往工廠工地,去調集工程師和車輛。趙青山則帶著李三奇所在的一排,去軍需處領取炸藥和鐵釺、槓木等開路工具。
馮二狗在快進入湃陽縣地界時,就下了馬車,他要去吳山和香泉一帶,找關西有名的土匪李玉順,李玉順經常出沒於晁峪、車轍、司川、縣功地帶,打劫搶掠。手下12oo多人,有槍6oo多杆,是關西這片最大的土匪。
回去的路上他還要聯絡扶風半商半匪的硬肚團(群眾稱硬頂、硬肚),眉縣大土匪韓業建(人送綽號:韓剝皮),還有眉縣南山一代的紅頭(洪漢軍)。
這些人都是省裡掛了號的有名。特別是韓剝皮,其人陰狠毒辣,尤善折磨肉票,經常有砸鍋賣鐵湊足贖金的家屬,領回的卻是被剝了皮的親人屍體。他曾在眉縣縱火焚燒煙霞村四條街2oo多間民房,致使百姓死傷數百人。
而扶風硬肚團,則是半民、半商、半匪的典範,民國7年(1918)三月初五晚,陵灣村趙孟熊、魏天緒組織貧民百餘人掀起反飢餓鬥爭,被豪紳組織的硬肚團(群眾稱硬頂、硬肚)全部殺於東作廟。
根據楊育英提供的資料,原鳳翔縣知事許大爔因虧短庫銀11344餘兩、支差未結銀45oo餘兩以及倉糧1o1石,被傳令長安縣署審理。後因病具保治療,趁夜間潛逃,嚴行緝拿卻未能抓獲,他很有可能就在韓剝皮的隊伍裡。
這幾股人馬加起來,足足有23oo多號人,加上自己之前聯絡的鎮嵩軍兄弟,足足3ooo人的隊伍,打幾個小小的商人足夠了。
想到這裡,馮二狗不禁心情順暢,加快腳步,趕往吳山。
這幾天三灣村楊大柱家裡笑聲不斷,看到弟弟終於肯悔改的馬二姐,嘴裡和臉上的喜色就沒有斷過,整天價的哼著三孃教子裡兒子成才後那段曲目,幾乎是不到一袋煙的功夫,不大的村子裡都知道了楊大柱妻弟終於改好的訊息。
馬柺子這幾天都快要難受死了,整天打著哈切、鼾水直流、要不是自己身上還有點存貨,偶爾趁著二姐不注意,偷偷到附近土窩子裡來兩口,馬柺子早就不想在這裡待了。
那晚姐夫在自己和二姐的勸說下,終於答應這幾天去山裡打獵。按老規矩,入春是要封刀的,獵人不能在入春的時候進山打獵,一是入春野獸多且兇猛、因為大多野獸都在哺乳期,二是不能在野獸產仔的時候進山去禍害,那樣的話沒幾年山裡野獸就絕種了。
但楊大柱架不住妻弟和妻子的勸說,還是答應了家人的請求,畢竟妻子家裡就這一個獨苗,雖說以前實在是混,但人總有悔悟的時候,自己也應該給他這個機會。
第四天傍晚的時候,楊大柱一回來,馬柺子就迎了上去問道:“姐夫,到底咋個回事?你看合適不?”
“富貴啊,我一連在附近幾座山頭那裡看了3天,都很好,裡面都是實在人,蓋房子的、建工廠的、修路的、運糧食的,都是好人啊,我看啊,你就別在猶豫了,明天就去人家那裡試試,看看咋個樣。”楊大柱語重心長的說道。
“糧食?姐夫你說他們在運糧食,運到那裡?有多少你還記得嗎?”
“太多了,就用那個省城產的膠輪車,一輛接著一輛往山裡的庫房運,倉庫就在牛耳山南邊1o來裡地的山窩裡。我在那看了有半天功夫,至少得有好幾百輛吧!”楊大柱仔細琢磨了一會才說出一個很不確切的數字,他沒念過書,過1oo的數就搞不清楚了。
“這就怪了啊,姐夫你想想啊,他一個做生意的,怎麼往山裡搗騰那麼多糧食,是不是要謀反,這幾年咱們這年景不錯,就是怕饑荒,他們能有多少人?”馬柺子故意提點著姐夫。
楊大柱聽了馬柺子的話,心想對啊!這些人幹嘛往山裡運這麼多糧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