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5章:值得研討的作品(第1/2 頁)
這是一部很值得研討的作品,也是一部表現了最深層的人性的作品。
長久以來,關於人性善與惡的假設一直是文學作品探討的話題。
進入20世紀後,兩次世界大戰帶來的毀滅性災難,生存環境的人為破壞和疾病的肆虐,使得幾千年人們精心構建的理性、信仰、道德等觀念煙消雲散。
人們開始對人的本性產生懷疑,對未來的命運和前途感到焦慮不安和悲觀失望。
在這樣的背景下,紛紛轉向表現人的主觀精神世界的現代主義作家們,大部分都陷入虛無和悲觀的泥潭不能自拔,文學作品中“人性惡”形象層出不窮,讓人們感到人的生存意義和價值面臨著嚴重挑戰。
安迪的救贖之旅是充滿絕望和無比沉重的,在這個過程中,究竟是什麼使他面對冤枉時沒有感到委屈,面對壓制時沒有變得狂暴,面對困境時沒有感到絕望,而始終保持一種冷靜的心態,頑強的鬥志?
答案是很清楚的,那就是安迪身上所表現出來的異於常人的理性,理性使他能夠自如地在得失之間求取平衡,使他從自己身上剝離了仇恨,超越了自我,並最終到達自由的彼岸。
作品幾乎沒有著墨於安迪如何艱難地、頑強地、智慧地掘洞,而是表現了作為—個大寫的人的代表。
安迪在那個殘酷吞噬肉體和靈魂的魔城裡自始至終沒有喪失善良的人性,頑強地完成了對人性的堅守,即對作為一個人的情感、權利、價值的頑強的自我意識和肯定。
理性使他永不認命,使他深信人性不合混滅,使他對自由始終懷著希望和想象,使他為自我救贖和實現人身的真正自由而不懈努力。
斯蒂芬·金筆下的肖申克就是一個泯滅人性的場所,監獄裡暗無天日的長期精神摧殘把每一個犯人都制度化了。瑞德的一番話發人深省:“剛入獄的時候,你痛恨周圍的高牆,慢慢地,你習慣了生活在其中,最終你發現,自己不得不依靠它而生存。”
鴿子和囚犯布魯克的故事聽後叫人毛骨悚然。一個囚犯入獄時養了一隻鴿子,放風時老愛帶著鴿子在運動場的一個角落晃來晃去,8年後,他刑滿釋放,出獄的前一天他放飛了養了8年的鴿子,鴿子立刻姿態漂亮地飛走了。
可是,一個星期後,安迪在運動場的那個角落又看到了那隻鴿子,鴿子像糞土一樣躺在那裡,鴿子已經被監獄的生活制度化了,運動場的角落成了它全部的生存空間,放飛後它又回到那裡,無人餵養的鴿子活活餓死在那個地方。
還有囚犯布魯克,他在肖申克監獄呆了幾十年,肖申克已經變成了他的整個世界。
在布魯克眼中,牆外的世界實在太可怕了,他不知道出去以後怎樣生活,當他獲得假釋時,他一手拿著假釋檔案,一手拿著汽車車票,邊走邊哭,不到一年就死於貧苦老人之家。
肖申克出來的每一個人都變成了行屍走肉,更別奢談什麼保持人性了。
《肖申克的救贖》這部作品的名稱也具有象徵意義。
肖申克象徵著黑暗與惡,而起源於《舊約·以賽亞書》的救贖一詞,則象徵著基督思想的實踐。
值得思考的是,中的人物並沒有像早期阿美瑞堅移民那樣把“宗教作為社會生活的根本”,當然也沒有進行任何的宗教實踐。
主人公安迪沒有等待上帝對他的救贖,而是憑著自己對善良人性的堅守,自救救人,贏得了自由,實現了重生。其實,隨著20世紀西方社會信仰的缺失,人本主義代替了神本主義,這個詞似乎早已不那麼流行了。
阿美瑞堅許多作家早已注意到,“物質金錢為腐蝕劑,工業科技為剝奪人性之源”。
斯蒂芬·金筆下的“另類”人物安迪在肖申克監獄幾十年如一日苦心孤詣、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