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一石三鳥之計(第2/3 頁)
問題自然迎刃而解。
憑朱標的手腕和膽識,哪怕這些文臣武官再如何功高震主,亦不敢在朱標面前滋生絲毫悖逆之意
九
然而一旦朱元璋隕落,仙位傳於朱允炆抑或是其他孫輩弟子,這些戰將們還能安守本分嗎?
尤其如傅友德這般貪婪無度之徒,是否會因微薄之利動搖皇家根基?
且傅友德的小女已然許配給朱元璋第三子,燕王朱棡之子,故此傅友德與燕王朱棡結為姻親。
待朱元璋羽化登仙之後,其三子燕王朱棡,是否會對自家侄兒承襲仙位之舉心生不滿,進而舉兵反叛?
若果真反叛,身為大將的傅友德,究竟是會扶持自家親家,還是站在一名外人一邊?
此等問題的答案,已然是不言自明。
的確,以當前局勢推測,此類事端的發生可能性極高。
然而朱允熥心中明鏡似的清楚,那燕王朱棡將在洪武三十年仙逝,那時朱元璋仍在世。
既然屆時朱棡已身故,他又如何能在朱元璋駕崩後,對孫子的仙位構成威脅?
諸多藩王之中,最終唯有朱棣會對朱元璋孫輩繼承的仙位構成威脅。
畢竟次子與三子,皆先於朱元璋離世。
故朱棡尚未來得及涉險,便已歸西,傅友德自然無法助力一位亡者發動反叛。
,!
於是乎,這位將才得以留於朝中效力。
思及此處,朱允熥遂向朱元璋直言:“皇祖,我明白您的憂慮所在,但我卻有不同見解。”
朱元璋疑惑道:“嗯?那你不妨說來聽聽。”
朱允熥回應:“傅友德雖貪得無厭,但這等人只需稍加駕馭,亦非難以掌控之輩。
終究,武將以力服人,較之那些狡黠善謀的文臣,要易於對付得多。
因此我以為,但凡未來的天命仙君、未來的仙帝具備一定的威能,便足以制衡這些武將。
就如同先父朱標一般,他不就已經做到了嗎?”
聽聞朱允熥的話語,朱元璋沉吟良久。
隨後道:“朕所擔憂者,便是未來的仙帝能否鎮得住他們。”
他看向朱允熥,其實意在表達對未來朱允熥能否制衡武官的擔憂。
朱允熥卻言:“自會有應對之策,若連區區一武將都不能鎮壓,何談統御天下?若連這點都無法做到,那坐上仙位之人豈非過於懦弱無能?
就算為其鋪平一切道路,只怕也難逃功敗垂成之局。
歸根結底,與其替他人鋪好道路,不如實實在在地培養此人自行闖出一條道路的實力。
畢竟未來變化莫測,唯有真正掌握實力,才能走得長遠。
倘若全然依賴長輩鋪路,顯然是行不通的。”
此一番話語直戳朱元璋心坎,令他激動地看著朱允熥。朱元璋真想說朱允熥說得對極了,他在研讀史籍後發現,朱允炆的經歷不正是朱允熥口中所說的結局麼?
仙史記載中,朱元璋早已為朱允炆鋪設好通天大道,然而朱允炆卻因其自身的浮華之舉,誤入歧途,將朱元璋為他精心構築的一切,盡數毀去,並拱手相讓他人。
此事每念及此,朱元璋心中無不憤懣填膺。
長久的沉默之後,朱元璋深沉地點了點頭,道:
“你所言甚是,看來是我等修行境界尚淺,這大道雖可輔佐開鑿,暢通無阻,卻不可全然替代行者自行探索。若習慣了大道坦蕩,一旦面臨荊棘叢生、無人踏足之處,需自身破而後立之時,豈非無從下手?”
言畢,朱元璋起身,負手而立,續道:
“如此說來,傅友德不宜斬首。那你認為該如何妥善處置此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