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5章:都來做導演了?(第2/4 頁)
但市場就是啪啪打臉。
當媒體聚焦導演轉型,要說些什麼?還是去討論他們的初衷嗎?意義不大。任何轉型都絕非導演自發的玩票行為,而是一個完整的商業遊戲。
“演而優則導”的背後,拍電影這樣的商業行為,於要轉型的演員來說意味著冒險,意味著可能的失敗和人設崩壞。
國內的電影市場,近兩年經歷了極速前進和激流勇退,2015年的繁榮和17年的慘狀形成鮮明比照,也反映出這兩年高速發展夾帶出的種種問題。演員轉型導演背後,其實是市場試水成本低造成的。
前有票房小霸王,誰不想試一試?中國目前在導演中心制和製片人中心制的切換中,並沒有形成穩定良性的發展形式。在多數演員轉型後取得的遠遠大於演員時期的名聲和財富時,“當導演”變成了一個人生路上更進一步的捷徑。
演員有常規的社會角色認知,當了導演的演員就不一樣了。
這些大咖大碗們轉型導演後青睞的題材幾乎清一色的中小成本的都市題材;
縱覽演員轉型的導演,其實在題材選擇上都有趨沿性。
電影是導演個人作品,很多時候傳達的是導演的思想與見解。電影是導演對世界表達的方式,選擇拍攝什麼、如何拍攝,日後作品在市場上有何反饋,都是導演在意和需要把控的東西。
據孟輕舟所知,轉型導演一般涉獵的題材多以喜劇為主,其次就是文藝電影;
在中國,題材是階段性流行的。從青春片到喜劇片,都有幾個領頭羊式的電影拉開了觀眾觀影喜好的序幕。從某種角度來說,國內喜劇電影是最容易實現商業價值的題材。
徐錚因為不甘心只做演員,轉型拍《泰囧》、《港囧》,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無論是票房還是口碑,徐錚都嚐到了甜頭。即便是《港囧》的口碑在上映時期並不如意,但似乎並不影響票房的穩步前進。
同樣選擇喜劇題材的還有大鵬、鄧朝、王寶強、陳思誠等,無論在藝術成就上如何,四人都取得了商業上的巨大成功。
而今,大鵬、鄧朝、陳思成都新電影都排期在列,可見當導演是一件會“上癮的事情”。
要說轉行做導演,還得追溯到姜聞的《陽光燦爛的日子》。國人開始聊“情懷”,似乎就是這部電影的“功勞”。
而隨著孟輕舟橫空出世,青春片,也成為了市場青睞和資本熱捧的題材。
鄧朝、徐錚、吳景算一類吧,為什麼這麼說呢,鄧朝在導演首部作品分手大師前是什麼地位,雖然很高,但感覺和黃曉明陳坤比還是差了口氣,而如今儼然中生代第一人,能追上這口氣,重要原因就是分手大師的六七億票房。
徐錚在泰囧前和鄧朝類似,以他的地位,大導演是不會給他主演喜劇的機會的,唯有自己拯救自己了,於是自己找編劇資金投資電影,又找來黃渤王寶強兩個活寶,才成就了自己。
吳景的事今年說爛了。
這三個人成為一線的時間,正是內地小生地位上升,港臺小生地位下降時,當時的資本還是信任港臺,這三個不服氣不甘屈居人下的演員用自己的實力證明了自己在中國內地的地盤上,有著很強的票房號召力,不比外來和尚差。往大了說,他們提高了內地小生的地位。
這三人,用霸王別姬裡的話說,就是自個成全了自個。
除孟輕舟以外,徐靜蕾、蘇有朋、鍾漢良、何炅都選擇用青春片開啟市場,第一是受眾群體恰好是高消費力群體,高度重合讓票房更有保障;其次青春片可以啟用新人,在降低成本上也是一種成功。
但是青春片的扎堆也曾帶來惡果。一度,國產青春片被冠上了“翹課、劈腿、墮胎”的標籤,每個人的青春不打掉一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