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曹叡:只要司馬懿還在曹營(第1/2 頁)
至於西晉,那就更不用多說。
這是個由世家所建立的沙比王朝。
一切資源,盡歸世家所有。
五胡亂華、八王之亂,導致了北方遊牧民族的南下入侵。
可以說,這是五千年曆史,最不堪回首的一個王朝。
而現如今。
在漢末年間,社會的大部分資源,其實就已經歸於世家掌控。
比如察舉制。
當初西漢建立察舉制的時候,初衷是希望選出德行兼備者為官。
可發展到了東漢末年。
察舉制已經成為了世家收攏人才的一大法寶利器。
舉孝廉,舉茂才,想要出仕為官,就必須要去巴結世家老爺。
要不然的話,泥腿子還想跨越階級進入流?
做夢去吧!
因而。
在漢末時期,能夠出仕為官的人,就沒有任何一個是沒有背景的人。
比如劉備。
很多人受到固有思維影響,認為劉備是個編草鞋的破落戶。
emmm,假如劉備真的只是個編草鞋的。
那他又憑什麼能成為公孫瓚的同門師兄弟?
憑什麼能成為大儒盧植的弟子?
憑什麼能和曹操玩到一起去?
再比如孫堅。
他在二十多歲的年紀,就成為了吳郡的二把手。
要是沒有背景,根本不存在這個升渠道。
曹操就更不用說了。
他爹曹嵩,曾經當過太尉,位列三公。
儘管那只是花錢買官搞來的體驗卡,但好說歹說也曾經算是當過三公。
曹操的爺爺曹騰,那就更不得了了。
十常侍之中的張讓和趙忠,在曹騰在世的時候,都需要稱呼曹騰一聲“老祖宗”。
至於袁紹和袁術。
四世三公,天下世家之首。
可以說,如果沒有意外的話,取代劉漢王朝的人,十之八九會是出自袁家。
只可惜,意外終究還是出現了。
曹操贏了袁紹。
但這也意味著,袁紹沒有解決的諸多世家內部問題,落到了曹操的身。
比如,河南世家和河北世家之間的矛盾。
曹營宗室武將和文官世家之間的矛盾。
再往後,到原先歷史的曹丕和曹叡時期,矛盾會更加激化。
比如曹丕去世時候,留下的四個託孤大臣,曹休、曹真、司馬懿、陳群。
這四個人,兩個出自曹營宗室,兩個出自世家集團。
而到了曹叡託孤的時候,留下了司馬懿和曹爽作為託孤大臣。
同樣,也是一個出自世家,一個出自曹營宗室。
一想到原先歷史司馬懿篡權,司馬家後來所幹的一系列勾當,曹叡恨不得把司馬家的祖墳給掀了!
但凡事都講究一個師出有名。
司馬家雖然不是當世頂尖世家,但在世家內部,同樣能夠擠進前十強。
更何況。
司馬家的殺手鐧,並不在於司馬朗、司馬懿、司馬孚這幾個人。
而在於司馬懿的父親,司馬防!
此人,在二十多年前的時候,曾經把屬於司馬家的舉孝廉名額,讓給了曹操。
雖說,相互轉讓舉孝廉的名額,屬於世家之間的內部利益置換。
但提名舉孝廉,意味著什麼?
意味著司馬防成為了曹操名義的老師!
不管曹操內心究竟把不把司馬防這個人給當回事兒。
但只要曹操還是漢末圈子裡的人。
那他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