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孫劉相爭,阿翁您可以從中得(第1/2 頁)
荊州,廣義指的是荊襄九郡。
但狹義,原先歷史孫劉兩家所謂的”借荊州”,借的正是那南郡。
這筆糊塗賬究竟有多糊塗呢?
可以將其稱之為孫劉兩家各執一詞,都覺得南郡應當是自己的!
而這件事的起源在於,周瑜苦戰一年半,費盡九牛二虎之力拿下南郡。
為了南郡這塊土地。
周瑜可謂是傾盡所有。
整整一年半時間,其他事情啥也沒幹,淨擱前線和曹仁拼命去了。
不過。
在拿下南郡之後。
出於戰略需要,同時也是為了消耗劉備軍的實力。
周瑜和魯肅合計,把南郡借給了劉備。
到這裡為止,這件事情還算合理。
畢竟。
劉備之前身旁擁有劉琦,而劉琦正是已故荊州牧劉表的大兒子。
雖然在建安十四年的時候,劉琦也已經去世。
但他的政治資產和麾下軍隊,在去世之後全部歸了劉備。
因此。
從某種程度來講,劉備也算是劉琦的繼承者。
與此同時。
攻打南郡之時,劉備也派了張飛率兵協助周瑜,算是盡了一份力。
把南郡交給劉備派兵駐守,無論是孫權一方還是劉備一方,都是樂於見成此事。
但事情很快就迎來了劇變。
誰都沒想到的是。
周瑜突然染病去世了!
而且就在攻下南郡的同一年裡。
周瑜去世之後,江東的戰略也隨之發生了根本性轉變。
之前。
周瑜之所以死磕南郡。
除了想要拿下這塊兵家必爭之地以外。
更多的緣故,是想打通入川的道路,實現“二分天下”這一戰略。
但現在,周瑜突然死了。
江東這邊沒人能夠繼承周瑜衣缽,繼續執行“入川戰略”。
魯肅雖然和周瑜思想一致。
但他並不像周瑜那樣,支援帶兵入川征討劉璋。
於是,周瑜沒完成的大業,江東這邊沒人去做,但劉備去做了。
經過幾年的戰爭,劉備拿下了益州,正式奠定了三分天下的格局。
與劉備形成鮮明對比的是。
死磕合淝的孫十萬,始終寸步未進。
乃至於,江東的發展受到了極大的限制。
惱羞成怒的孫十萬,決定從其他地方開啟局面。
那問題來了。
打不下合淝,打不下廣陵,打哪裡好呢?
當然是荊州啊!
魯肅去世之後,呂蒙繼承了魯肅生前手中掌控的軍隊。
他和孫十萬經過一番商議,敲定了“全據長江”的戰略。
這個戰略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佔據荊州,構建完整的長江防線。
而長江防線之中,最重要的一環莫過於南郡。
可是……南郡自從借給了劉備軍以後,就交由關羽負責帶兵駐防。
兜兜轉轉,也已經有了七八年時間。
在關羽的打造下,南郡許多要塞拔地而起,武庫軍備相較之前更是充盈了許多。
結果這個時候,東吳想要把南郡拿回去?
天底下哪有這樣的好事啊!?
劉備一方,自然是不可能相讓的。
於是,孫劉兩方的矛盾伴隨著時間的推移,越發惡化。
直到建安二十四年,關羽北征之時,孫十萬選擇偷襲盟友的方式,拿下了南郡。
圍繞著這個南郡,孫劉兩方被緊緊縈繞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