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頁(第1/2 頁)
☆、第八十一章
2001年10月6日星期六天氣狀況:晴
今天是週六,安安上學,我則帶著寧寧回到母親家,幫助母親垛玉米。我們兄弟姐妹的自留地都在,承包地因為沒變動,也還都在。母親家將近八畝地的玉米,在院子裡堆起一座小金山,黃燦燦閃著金光。拿起一穗玉米棒子來掂一掂,沉甸甸、胖乎乎的,似一個聽話的小寶寶,任你捧著、抱著,他都受用無比,朝你眯眯地笑著,讓你愛不釋手。
母親站在玉米垛跟前垛玉米,我和寧寧往垛上抱玉米。我啟發寧寧:&ldo;這一大堆玉米,我們怎麼垛才能最省時省力?&rdo;寧寧環視四周,再看看玉米垛的位置,就說:&ldo;還是先往垛上撿垛跟前的吧,這樣再搬運離垛遠的不用繞道。&rdo;寧寧就是這樣,讓他幹活時,他善於觀察,不蠻幹,先想出辦法再身體力行。他小戰舅舅說他最有心計,其實,寧寧做的蠢事也不少,只是他小戰舅舅沒看見而已。
我用撮子往垛上端,寧寧往上抱。小孩子幹活不藏奸,寧寧連跑帶顛,轉眼間抱來幾根,轉眼間抱來幾根。不一會,寧寧已經累得臉通紅,連鼻子尖上都是細密的汗珠了。
母親心疼寧寧了:&ldo;寧寧,快去屋裡歇一會吧,看了壞啦!&rdo;&ldo;沒事,姥姥,我不累。&rdo;寧寧說著脫下外衣,繼續抱他的玉米棒子。
我逗寧寧:&ldo;寧寧,悠著點,可別累尿炕了。&rdo;寧寧聽了忍俊不禁,繃一會沒繃住,還是哈哈大笑起來。
正在我們祖孫三代熱火朝天幹得正起勁時,前院大嬸來借簸箕簸豆子,見寧寧幹活有模有樣,就誇讚他:&ldo;喔吆呵,這小東西幹活這麼虎勢啊!看他大姐不愧是教師,不慣著孩子,這麼小的孩子就讓他幹活,可別累著他。&rdo;
&ldo;看我大嬸說的,小孩子幹點兒活沒事兒。他玩這一天也不比玩少消耗體力,幹點活權當玩了。&rdo;接著,我對寧寧說:&ldo;寧寧,你大姥姥來了。&rdo;寧寧會意,停下手中活計:&ldo;大姥姥好。&rdo;&ldo;好,看人這孩子-----&rdo;大嬸高聲地誇讚著走了。
我們說笑著,送走客人。
傍晚,走在回家的路上,寧寧的興致依然不減,看著路旁行道樹金黃色樹葉簌簌飄落下來,禁不住還哼起了兒歌:《秋葉》
秋葉扁,
秋葉彎,
就像許多小飛船。
紅的船,
黃的船,
五顏六色真好看。
風兒吹,
葉兒歡,
快坐小船去遊覽。
一片片秋葉像一個個精靈,打著旋飄向詩人的筆端,在作家的筆下翻轉騰挪,變成一行行優美的詩句,供孩子們欣賞、記誦。書到用時方恨少,我讀書多,但是多為成人之書籍,兒童作品偏少。一些著名的童話、寓言等,我都是與孩子一起讀的,從這一點來說,我跟孩子們相當於同學。有時他們甚至是我的老師。比如《小紅帽》、《阿拉丁神燈》、《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盜》等,我都是與孩子同時讀的。之前感受不深,隨著閱讀數量的增加,自己不斷自責:如此美麗的童話,怎麼今天才進入我的視線,簡直太晚了,太晚了!
童話不只是孩子們的最愛,它同樣是成人的精神食糧,它對所有人都具有教育意義。表面上動植物都有思想,都會講話,似乎幼稚無比,但是,只要我們深入其中,哪一篇童話不是崇尚智慧,鞭撻邪惡;讚美真善美,批判假惡醜。從兒童的視角去看這個多姿多彩的世界,確實就是美不勝收,那些戰爭、瘟疫、爭端,本來都是成人的敗筆,被智者放入潘多拉的盒子,使得孩子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