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甚得吾心(第1/3 頁)
原武,聯軍大營。
“諸君,據探子來報,徐榮將三河銳士,分別屯於熬倉、隴城、管城三地,作為滎陽前翼;又命呂布駐軍中牟,構成鴻溝防線。諸君以為,當如何破之?”
聯軍中軍大帳內,蔡邕聚集十一路諸侯,商討如何應對徐榮打造的鴻溝防線。(如今,張邈留守陳留,除掉攻京南的袁術五鎮諸侯,跟隨蔡邕西進的,是十一路諸侯,加上蔡邕自己共十二路。)
鴻溝,寬約兩裡,深百米,是中國歷史上最早溝通黃河與淮河的人工運河,開掘於戰國時期。
當時,為了戰爭的需要,在魏惠王十年(即公元前361年)動工開挖鴻溝,經過二十多年時間,鴻溝終於把黃河與淮河之間的濟、濮、汴、睢、潁、渦、汝、泗、菏等主要河道連線起來,構成龐大的鴻溝水系。
始皇帝一統天下後,因為鴻溝水系的便利,將南方的大批糧食,透過鴻溝運往北方,在鴻溝與黃河分流處,興建了聞名天下的熬倉。
秦朝滅亡後,楚漢相爭五年,最後簽下鴻溝協議,鴻溝便一度成為楚漢的分界,也是象棋中楚河漢界的由來。
高帝劉邦奪得天下後,鴻溝恢復原本的使命,匯聚南方錢糧。
一直以來,鴻溝的作用無可替代,是大漢帝國最重要的漕運線。
眼下,鴻溝卻成為董卓防備關東聯軍的前沿陣地。
而在正史上,徐榮雖奉命前往滎陽抵禦關東聯軍,但徐榮卻沒有打造鴻溝防線的實力。
因為歷史上皇甫嵩並沒有從三輔起兵東進,這就導致董卓在應對關東諸侯討伐時,沒有得到皇甫嵩麾下的三萬精銳。
而今,因趙雲的出現,完全攪亂了歷史,使得董卓提前得到皇甫嵩手中的三河精銳。
這也使得,董卓有了與關東諸侯一戰的實力。
顯然,這無疑加大了諸侯討董的難度。
當然,在座諸侯並不知道這些。
而趙雲卻深知,他身為穿越者先知先覺的優勢,將不復存在。
那麼,未來的每一步都充滿了未知…..
所以,趙雲從參與會盟,就非常低調,他不像袁術那麼愛出風頭。
當蔡邕問起如何破鴻溝防線,趙雲依舊悶聲不響,他想聽聽其他諸侯的對策。
帳中變得一靜,每個諸侯都一副思索的模樣;不過,他們到底在想什麼,只有他們自己知道。
少頃,曹操眉頭舒展,望了一眼帳中諸侯,見大家都不吭聲,當先道:“欲進滎陽,當先破中牟!”
中牟位於河南尹正東端,在管城以東八十餘里,東鄰陳留郡浚儀縣,北與陽武縣以鴻溝為界。(鴻溝是西北一東南流向,熬倉、隴城、管城三地在鴻溝以西,而流經中牟,鴻溝又向東流,所以中牟就變成了鴻溝以南)
因中牟緊鄰陳留郡,諸侯聯軍想要進攻滎陽,就必須拔掉緊挨陳留這顆釘子,不然後背就完全暴露在駐軍中牟的呂布面前。
蔡邕以前雖然沒有領兵打過仗,但身為大儒的他,兵書還是讀過的。若他直接揮軍進攻滎陽,那在原武正南方向的中牟,就相當於在聯軍背後,對於糧道和後方,都是巨大的威脅!
那麼,不破中牟,豈敢西進?
“孟德可有破敵之策?”
先破中牟,既然是曹操提出的,蔡邕當然要問曹操。
“啟稟盟主,我軍兵勢浩大,應兵分兩路,一路西進鴻溝東岸與滎陽賊軍對峙。”
“而另外一路南下中牟,先破呂布!”
曹操的意思很簡單,我方兵力雄厚,一路西進鴻溝東岸,拖住滎陽兵馬,使其不敢支援中牟;另一路向南進攻中牟,先拔掉這顆釘子。
曹操這應對之策,簡單幹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