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頁(第1/2 頁)
但因他娘看不上大房的緣故,他和二堂哥私底下就很少有來往,更別提深夜會談了。
所以當他看清門外站的是大房的人,不禁有些納悶和疑惑。
「你爹孃那裡,我剛去打過招呼了。」謝行文解釋,「我是來看看你,下午聽說你縣試過了?」
謝行儉唔了一聲,撇開身子招呼謝行文進房。
謝行文進來後,一屁股坐到椅子上,手指在桌上點了點,漫不經心的開口,「儉哥兒現下在讀什麼書?」
謝行儉一時沒明白他二堂哥問這話的意思,不過他還是認真的回答。
說到『經學大義』時,謝行文皺眉,打斷他的話,反問道,「你讀經學做什麼?」
「科考啊——」謝行儉脫口而出。
「糊塗!」
謝行文猛地站起身拍桌子,手指著謝行儉的臉,痛心疾首道,「科考科考,考的是進士,理當先雜文,後帖經,再之時務策,這三樣才是科考選拔內容的重中之重,你不好好鞏固這些學問,做什麼偏要學經學?」
謝行儉覺得有些奇怪,忍不住回懟,「二堂哥莫不是看不起經學?」
景平朝科舉常設的科目有兩種,一種是大家所熟知的進士科,還有一種以經學大義為主的明經科。
考上秀才後,考生可以自主選擇是考進士科還是明經科。
進士科和明經科均是正規的科舉入仕的途徑,只不過明經科不靠死記硬背,主要考經學大義,開放性比較強。
畢竟是開放題,只要不跑題,考場上就會出現『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的畫面。
明經科的書生幾乎都能言善辯,舌燦蓮花,與那些按照書本框架走下去的迂腐書生相比,缺了一絲絲文質彬彬的氣質。
因此經常被正統進士科的人嘲笑其斯文敗類,談吐不雅,丟盡讀書人的面子。
雖然明經科相對進士科好考,不到萬不得已,一般人不會自毀前程去應試明經科。
謝行文甩開袖子,隱帶怒氣的道,「這關我看不看的起經學有什麼關係,我要說的是儉哥兒你在胡鬧。」
「你才考過縣試,四月後還有府試,倘若中了童生,接下來你還要準備學算術、法令,你當下應該把心思放在這些上面,碰那些不找邊際的東西做甚!」
謝行儉冷笑,他算是看出來了,他這位平常不怎麼露面的二堂哥是個因循守舊、抱殘守缺的人。
「二堂哥此言差矣!」謝行儉不緊不慢的道,「經學一科,博大精深,我如今才剛剛接觸,就覺得其妙不可言。」
謝行文剛想辯駁一通,卻聽謝行儉忙話頭一轉,「不過二堂哥說的在理,如今我才過縣試,理當靜下心研讀四書五經才對。」
謝行文聽了此話,眉頭輕舒。
「只不過嘛,弟弟我這有一言,不知二堂哥聽與不聽?」
「你說來,我聽著。」謝行文坐回椅子,示意謝行儉接著往下講。
謝行儉玩味一笑,「夫子常說讀書人若想做博學之人,最好多涉獵些四書五經之外的東西,還說我們這些做學生的,十年寒窗若只會些書本知識,就不怕日後被人嘲笑拘泥陳腐、才疏學淺麼?」
「你!」謝行文蹭的站起來,臉色鐵青,「好一個拘泥陳腐、才疏學淺,儉哥兒果真像我娘說的那般牙」
謝行文原本想撿劉氏慣常說二房牙尖嘴利這詞,可他自詡讀書人,不堪和深居婦人一般小家子性,因此話到嘴邊生生拐了個彎,「伶牙俐齒。」
謝行儉都做好被罵的打算了,哪知道他二堂哥話音一轉,竟奔著誇他的方向跑。
他剋制地笑了笑,敷衍道,「二堂哥別生氣,我說的是旁人,二堂哥年紀輕輕就考上童生,學問好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