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頁(第1/2 頁)
&ldo;歇一會兒就好了。&rdo;見天色昏暗,忙喚婢女燃燈。
紅燭盞盞,映在兩人臉上一片暈黃。殿內炭爐不息,也暖不了人心冰冷。
柳如卿將在謝府的事詳細告知,殷元昭聽罷,道:&ldo;時隔多年,人證物證俱被銷毀,不能以公案商定。尤其謝皇后位立中宮多年,為著皇家顏面,即便陛下相信真相也會命人不得張揚。真想以此打壓他們,還需從別處做文章。&rdo;
柳如卿尤是不快:&ldo;權欲二字真是害人不淺。&rdo;
殷元昭輕笑:&ldo;但看人之作為。&rdo;
柳如卿深以為然,兩人在殿內說著話,不一會兒瑤琴便領人端來晚膳,他們簡單用了些,又去書房各行其事。
安寢之前,殷元昭忽而問道:&ldo;謝老夫人病情如何?&rdo;
&ldo;藥石罔效。&rdo;她是大夫,即便看多生老病死,面對即將離世之人還是多一分惆悵,&ldo;怎麼了?&rdo;
殷元昭低聲說道:&ldo;要變天了。&rdo;
第71章 零落成泥輾作塵
永昌十一年冬,殷元昭著人上奏彈劾夏州刺史謝通、安州刺史謝復貪汙受賄、排除異己。嘉平帝罷黜兩人官職,流放千里。同時,命怡王殷元昀代天巡狩地方。
不久,御史以多年前謝府婢女僕役離奇失蹤一事彈劾謝普,謝普因治家不嚴被免去文淵閣大學士一職。
臘月,謝老夫人病逝,謝普兄弟上表丁憂。嘉平帝准奏,特許恩典,命時任翰林學士的謝適不必去職,允其素服治事。
相位空缺,王謝兩黨為爭權奪勢劍拔弩張,紛紛為利推薦。
太子著人舉薦秦任為相,在宣政殿被嘉平帝公然駁回,連帶秦任也被斥責。王贇老狐狸一隻,為重奪吏部尚書之職,獨闢蹊徑舉薦蘇墨為相,卻被蘇墨以才疏學淺推辭,嘉平帝因而未準。
次日,蘇墨大膽上奏言道御史中丞金錦為人正直,仁孝恭謹,敢於直諫,可任宰相一職。嘉平帝準其所奏,於永昌十二年初令金錦為相。
謝普退居家中閉門不出,眼線遍佈,對朝中動向一清二楚,對此建議太子為胞弟端王聘金錦之女為妃。時端王殷元晙年十八,正當婚配。遂由謝皇后請旨賜婚,得配良緣。
同年二月,監察御史上奏,言道金吾衛吃空餉、禍亂百姓諸事,馮遠生被罷黜,調安東大營守將孫博遠回京。又提及東南西北四營中部分將領欺上瞞下、行事無方,奏摺中有理有據,被彈劾之人陸續被貶被免,殷元曄在軍中勢力大半被撥除,而之前有軍功反被打壓的將領脫穎而出,各有任命。
到了三月,開進士、明經兩科,首用糊名謄錄,由殷元昭與禮部主持科考,選拔良才。一時間上京城中學子遍地,熱鬧非凡。及至進士榜出,太子代嘉平帝在杏園設宴,令探花使二人打馬採花,並於瓊林苑賦詩抒意。宴罷即有人抄錄詩作,一時名揚上京。更有書商察覺商機,以此整合詩冊,付梓出版。
四月,魏紫姚黃爭奇鬥豔,二喬晶玉盡態極妍。相比往年家家都說牡丹花事,今朝卻有些偃旗息鼓。這卻不是牡丹失寵,實乃是多事之年。
如今百姓們掛在嘴邊的,便是西南吐蕃禍起蕭牆。幾家茶樓酒坊的說書人將這場宮闈禍亂形容的繪聲繪色。原是吐蕃老王病重,二子各有勢力支援,爭論不休。二王子得國相相助,興兵造反。大王子被逼逃出國都,向舅父嘉平帝求助增兵支援。鎮西大營統帥裴安奉命出征,大敗敵軍凱旋。如今吐蕃大王子順利繼承王位,特遣使來朝,願再結秦晉之好。
吐蕃使者抵達上京那日,道上人頭攢動,年輕人驚嘆吐蕃服飾之異、番邦言論之怪。老者則白目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