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民以食為天(第1/2 頁)
日頭如流水,七月流火,盛夏逐漸過去。
這一天,京城又飄起朦朧細雨。
陸言支了個棚子,坐在自家鋪子門前透氣。
一旁的桌上,擺著一盤果脯一盤點心,還有一盤冒著熱氣的乾燒鯉魚。
果脯和點心是柳泉居買來的,鯉魚則是他自己做的。
要說如今,陸言廚藝可謂是見長,緣由乃是最近刻了一面碑,碑的主人是一名柳泉居的老廚子。
這位老廚子,那也算是技近乎道的主。當初陸言從碑林圖中看到,這位廚子做出來的菜,都有一絲氣在其中流轉,相當可怕。
優質的菜品本身自帶食材的氣,而廚子自身又技藝精湛,使得一道菜蘊含的氣量非同尋常。
老廚子的一生基本上都在做菜,將畢生獻給了烹飪。
這一次刻碑,陸言得到一門江湖道法,精品二等,民以食為天。
什麼叫江湖道法?
道分三類,文道,武道和江湖道。
文道分琴棋書畫,皆養文氣;武道分傳武和演武,皆為武行;江湖道則蘊江湖氣。
如陸言的刻碑,林月霜的縫屍,若能入道,皆為江湖道,蘊江湖氣。老廚子的廚藝之道,也是江湖一道。
再說這民以食為天,就是一門廚藝道法,學會之後,陸言的廚藝大為精進不說,做出來的菜不僅是色香味俱全,吃下去還能養氣,精進修為。
真·做飯吃飯就能修煉。
陸言嚼著果脯,不時用筷子夾起一塊魚肉送進嘴裡,嘖,真不錯,住在刻碑巷裡面真不錯。
面前一堵牆,隔著牆,就是京城有名的戲園子,廣和樓。
今天雖然下著雨,但依舊難掩廣和樓的熱鬧。
“且說靖皇年間,這盛澤鎮上有一人,姓施名復,渾家喻氏,夫妻兩口,別無男女”
陸言催動八方聚音法,白嫖廣和樓的說書,聽得清清楚楚,跟在現場似的。
今日說的是一擬話本,名叫施潤澤灘闕遇友。
大概是這麼個意思,說是靖皇年間,蘇州府吳江縣盛澤鎮,有一人姓施名復,字潤澤。夫妻兩口,開著兩張綢機,靠養蠶織綢為生。
一天施復賣綢回來,途中拾到六兩銀子。心說有了這銀子,能多添臺機子,多織幾匹布,卻又轉念一想,若是富人遺失的還罷了,若是窮人丟失,豈不是全部家當?遂折返。
恰巧一名光頭大漢來尋,說明銀子具體數量,果真是失主,施復便還了回去。大漢又說要分他一半,施復笑著拒絕了。再後來,施復去借火石,尋上一戶門上,那戶婦人好心,便借了他火石。
借過火石,施復轉身離開,卻不料錢袋掉落,婦人出言提醒,說自己丈夫當初錢袋丟失,正是遇到好心人歸還。後來那戶男人出門來見,正是當初遺失銀子的那光頭大漢。
總的來說,就是一個好心有好報的故事,善意的迴圈。
這邊陸言眯著眼聽著正起勁,忽然耳邊傳來不和諧的聲音。
“先生,先生您別這樣。”
“嘿嘿,爺就好你這口!”
就在巷口不遠處,一名千嬌百媚的嬌小身影在一位富貴中年懷裡瘋狂扭動,卻是掙脫不開,被中年按在牆邊。
陸言細細瞧去,那身影十三四歲光景,生得眉清目秀,五官端正,面上擦著脂粉,乍一看是女子,可再一看,竟是男子!
隔壁廣和樓有不少男旦角,想來這位也是其中之一了。
所謂男旦,說通俗點就是男扮女裝,早在漢代,就有“弄假婦人”的記載,但真正戲子中的男旦始於則是始於前朝。
男旦的地位與娼妓相仿,如前朝京城的教坊,如官妓,犯官、罪人的妻女往往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