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仙俠小說 > 塵途歸 > 第267章 人間何處有仙方

第267章 人間何處有仙方(第3/4 頁)

目錄
最新仙俠小說小說: 終末的神蹟領主的貓傲世劍尊風雲傳影源世界人間異法獸語通神覺醒聖體,我帶妖族公主橫掃四洲列國大修士凡人流:參天竊道仙子很兇魔王,穿越百年的愛!驚霄長風破浪濟滄海0修個仙,泡個妞靈淵啟世:逆途破穹家族修仙從鎮族神劍開始修仙問道之初入仙途長生從靈畫師開始回舞九天萬古鎮天

制度不僅在西北得以全面落實,也在慶康新政中成為大肇全面的軍事改革,其中許多制度即便是慈聖稱制之後,也並未廢止,直到今日依舊發揮著積極作用。

鹿中殊首先便是撤銷了軍隊中的內臣監軍一職,將軍隊的指揮權交還將帥,將帥權威得到進一步鞏固,從而使軍隊的戰鬥力顯著提升。如今即便是毗鄰京畿的丹南路,承守真為帥臣,朝廷也只能以內臣與武官搭班,以走馬承受之職司監督之,而這種監督並無臨機處置之權,也不過是直奏彈劾罷了,徒有監軍之表,全無監軍之實。

其次,則是在西北邊地與山區大量地招募和訓練弓手,用弓手義勇作為主力作戰單位的補充,而不必經由樞府行文三衙,另行從京城調動禁軍補充,如此大大提高了軍隊補充速度,同時因為行伍皆是本鄉本土出身,更能積極保疆守土,更兼熟識地理氣候,作戰事半而功倍。於是,於戰區就近募兵成為邊防禁軍主要補充方式,如今西北、東北沿著崑崙山一線,核心戰力形成了京城禁軍為核心,當地弓手為補充,鄉兵義勇為遞補的穩定軍事制度,不只是兵力充足,戰鬥力也能持之以恆,較之內地及南方兵勢不可同日而語。比如宗端揚名天下便是倚靠東陸本地徵募的斥候騎兵,這些騎手的戰力已經不是上四軍騎兵所能比擬的了。

將勇兵雄若無軍資保障,也是鏡花水月罷了,因此在士悅建議下,在橫瑋、畢士元等人支援下,鹿中殊奏請動用京兆府行宮及別苑中積貯的財物發賣民間,以此補充地方軍費不足,並對於積欠朝廷的地方款項進行追討。這些軍資的使用也不再分配到每個軍城府縣自行調配,而是由都部署與路帥司進行統籌調配,更是細分為戰備、軍餉、轉運等專項支出,專項資金不得交叉呼叫,盈虧都必須統籌在都部署與帥司處置。如此朝廷不必擔心地方擅權,地方不必提防武將擾攘,武將也不必擔心邊防戰備不足,可謂一舉數得。只是這項制度畢竟削弱了路司以下地方文臣的職權,也等於是繞過了中樞三司使與樞密府,因此如今只是徒有其表的制度,唯一尚存的便是戰時若是設定都部署,則都部署可以有轄下軍資徵調權而已。

承守真說的是詳略得當,宗淑聽的是弭耳受教,偶爾一老一少還能交流一兩句,固然宗淑許多觀點不過是拾其父的牙慧,但是偶有自己的見解,倒也讓承守真十分受用。

“世人只知曉元獻公攜手士學士,二人從任職地方乃至秉政中樞都是一力倡導興學,從京畿至府縣,必有官學,有官學必設教授,凡教授,必是濟世經學與樸素文章,慶康興學之盛足矣使大肇傲立於四隅之中。”

宗淑感慨道,

“卻不想元獻公文武之道兼濟,只是武略之才不能為天下人知,實在可惜!”

“你這痴兒,為政者豈著意於區區虛名乎?”

“惟公,學生不才,只是學生並不在意浮財,若是浮名也不在意,不如待在山中安心做個修真之人,何必苦苦凡塵走一遭?”

宗淑也是湊趣調侃自己,卻又說道,

“諸國中唯我大肇天子與士大夫共天下,太祖刻石立誓不許苛待文臣。如今我等位列左班便是逍遙客,可文臣若是沒了名利這等桎梏,此等人出來做官,又如何能束縛的住呢?此等人若是屍餐素位,庸碌的只怕是我大肇的國運了!”

惟公未曾料到此子竟有如此一番論辯,倒也並非強詞奪理之言,倒是一時怔住了。好一會兒,才悻悻言道,

“我等侵淫歲月,倒不如你這孺子想的透徹,怪不得以仁公信中曾言,‘君子誤國’,所謂愷悌君子,卻是多有不通世故之輩,遙想當年,躋身我輩之中,也不乏清虛之士,如今看來,這些人學問都浮在皮囊,內裡倒還真是得了大晟清玄之輩的真傳!”

承守真猶自忿忿難抑,宗淑也是沒想到自己直抒胸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

目錄
我真的很想原諒她快穿敵國質子非要懷攝政王的崽神醫她千嬌百媚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