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部分(第4/5 頁)
還要靠曹變蛟來繼承。
還好,曹變蛟非常懂事,武藝、騎術、戰略戰術都非常出色,只是人情往來方面還是差了些,不過那玩意其實又有誰是專門學過的?曹變蛟只是年輕,等他長大起來,會慢慢學會的。
好吧,朝廷既然要明年打仗,那就明年打好了,趁現在還有大半年的功夫,好好操練操練士卒就是了……但是如今軍糧一直不夠,而軍餉也拖欠了好久……三天一操都難,如何能夠加大操練的規模?
哎,大家的日子過得都苦啊……
明廷至上而下都在過著苦日子,但是遠在同州的救世軍卻是過上了好日子。
新一批的粗糧入庫,新型糧食也開始被大家徹底接受,尤其在這樣的災年,當麥子和稻穀沒收穫或者少收穫的情況下,有玉米、馬鈴薯和番薯支撐著,倒不至於餓死,而且這些多出來的部分,還能夠換回一部分的銀子。
透過張氏商行,甚至已經歸附張弘斌的同州商人的商行,這些糧食被源源不斷的運了出去,謊稱是在暹羅國那邊進口的粗糧,在當地很受歡迎。北方人很少有出國的,甚至連離開家園都不會,故而只要學會如何吃這些東西,覺得味道還可以,那麼他們也就認可了這三種新品種的糧食價值。
商行賺了個缽滿盆圓,收購價格自然不會虧了百姓,百姓有了錢,再加上對這三種作物產量的放心,當然還有對張弘斌的政策的安心,便帶著銀錢去附近的城鎮進行消費。
就算買不起好的棉布和絲綢,買上幾尺麻布,兒子閨女的新衣服就有著落了。嫁給自己多年的媳婦也總算有了新衣裳,不再老是穿著那打滿補丁的,當年出嫁的時候就已經開始穿的衣服了。
買不起布匹的,在村子裡面的國營養禽場、畜牧場裡面也可以買到他們需要的肉食。這裡的禽肉和畜肉的價格都不高,按照當地的批發價出售給他們的,比那些二道販子出售的要便宜得多。城裡人買一斤的揉錢,他們可以買差不多兩斤,今年賺了那麼多,足夠孩子們三四天吃一頓肉了。
日子越來越有盼頭,士紳雖說不能夠提高地租比例,但是透過經商也的確是賺了不少的錢。張弘斌也沒有吃獨食,超市裡面的那些貨品,他想這些富商進行了招標,根據價格獲得該類商品一年的出售許可。換言之,在這一年的時間裡,這類商品只能由該商會進行出售,別人要出售必須要在該商會那裡取得經營資格。
這年頭,士紳經商已經不是什麼私密的事情,誰不知道經商才來錢快一些?
眼看日子越來越好,士紳們也開始歸心了,至少在張弘斌麾下經商也可以光明正大一些,而且不被歧視。畢竟他們都知道,這救世軍最大的商販,就是救贖大王名下的商隊。
早些時候俘虜的那些士卒,除了十分之三要求回鄉務農或者當力巴以外,其他的在遴選完畢之後都加入了救世軍。救世軍的規模已經提高到了五萬人之多,按照他們的裝備情況,就算把整個西安府打下來也不會有問題了。
只是原本預定明年開始攻略西安府的,卻不想最新的邸報,卻是寫著朝廷發生的事情,邊軍居然要南下剿匪了?
當然,這剿匪最先不會是自己,但最終會打到自己這邊,故而明年到底是積極應對南下的邊軍,還是先攻城略地,這就是當前救世軍的文武官員需要討論的話題。
討論還沒有結束,卻是迎來了一個節日,那就是七月初七的乞巧節。是的,之前所有的計算都是按照公曆計算的,按照農曆計算的話,此刻剛好就是七月初七。
同州城,甚至各地都解除了宵禁,在今夜舉辦了盛大的晚會。當然實際上並不盛大,但相比其他地方舉辦都沒有辦法的情況,同州這裡的晚會已經算是空前盛大了。
滿懷著某種豔。遇的情節,張弘斌也帶著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