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頁(第1/2 頁)
他曾在楚玄臨死之前答應他照顧蕭戰,他決定護著她,不是為了她,而是為了楚玄。
蕭戰回京之後還未回到將軍府,蕭敬之便接到了鳳後的詔令,那是他第一次入宮,也是他第一次見到謝宸安。
蕭敬之對於謝宸安的第一印象就是慢,她的動作很慢,說話也慢,時間在她這彷彿是被無限的拉長了。
然而與她對視之時蕭敬之才發現她的眼神很純淨,那裡面有著對他容貌的讚嘆,有著對他身份的好奇,還有著幾分善意,那是乾乾淨淨的一個人。
謝宸安說要跟他一同去鳳陽宮,蕭敬之索性同意了,那個時候他腦中想的是蕭戰的歸來,想的是朝堂上的爾虞我詐,想的是楚玄的逝去,對那時的他而言謝宸安不過是不需過多關注之人罷了,他從未想過以後二人還會有那般多的交集。
在蕭敬之十二年的生命中,他對蕭戰加起來的記憶也就只有短短的兩年罷了,在她背叛楚玄的時候,在楚玄去世的時候,他是恨著她的,然而在之後的兩年他對她的印象就越來越淡了,再次與她面對面的時候蕭敬之對她的感覺竟然只有陌生。
那一夜蕭戰在祠堂中陪著楚玄的牌位待了一整夜,而蕭敬之也是一夜沒閤眼。他和楚玄本是一類人,他們都是極度聰慧也極度善察人心的,而在蕭戰這件事上,他卻從來也沒能理解楚玄。
但他答應了楚玄會照顧她,於是他也真的那麼去做了,他幫她從奪儲之爭中脫身而出,照顧她的日常起居,打理將軍府的一切。
母子二人之間的相處始終隔著一道牆,他一直默默的觀察著她,看她對自己的態度,對楚玄的態度。
蕭敬之沒想到會在賽詩會上第二次見到謝宸安,然而原本也只是點頭之交罷了,就算是見到了也算不得什麼,卻沒想到謝宸安竟然讓謝宸軒上去幫了他一把。
他著實有些不能理解這個在宮中自己性命是否能夠保住都不一定的人為何總有閒心去管別人的事情,他本也用不上這樣的幫忙,然而謝宸安終究是好意。他做謝宸軒的伴讀也好,方便時常入宮與文熙貴儀通訊。
蕭敬之雖然心性涼薄,也不理解謝宸安的作為,但是他終究是承了她的好意,是以等到她詢問伴讀一事之事他便也幫她動了動心思。
他與杜恆也算是舊識,而蕭戰回來之後她也到府上去過兩次,據說她最近又與家中鬧了矛盾,很是不服管,讓兵部尚書很是頭疼。
蕭敬之曾經聽過杜恆的那番忠君之言,她的性格和出身決定了她會有這樣的思想,而她這樣的思想也決定了她的一生過得如何取決於她追隨的人。
現在朝中的幾個皇女之中沒有幾個善茬,而皇上又是一貫的重文輕武,她這樣的情況便算是過幾年在朝廷上出力,皇上也不太會把她放在眼裡。
他為謝宸安指了杜恆,在某種程度上其實也是為杜恆選擇了一條出路。杜恆忠的偏激,若是她所盡忠之人並非善類,那她的一生便也算是毀了。而謝宸安雖然條件並不如何,至少心思純淨沒有傷人之心,而她二人的性格又有幾分相合,若是她們聚到一處,倒也不失為一件好事。
而後兩人果不其然的相處得當,杜恆也就此成了謝宸安的伴讀。
蕭敬之一般並不每日去往華陽宮,只兩三日去一趟罷了,然而沒多久他就發現謝宸安似乎只要是沒事的時候知道他在華陽宮都會過去,而後一雙眼睛總是帶著單純的喜悅落在他的身上。
他實在是想不出謝宸安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反應,不過謝宸安這樣卻也並不讓他覺得反感,他有時候覺得謝宸安就像是一隻無知無覺的幼獸,對於危險毫無察覺,所以才會如此的總往他身邊湊。
借鳳後的事情提醒謝宸安原本並非是他的本意,只是在那一瞬間,他不知怎麼就忽然想起了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