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頁(第1/2 頁)
周景元果然一秒領會她的點,挑一下眉,道:「那倒是。」隨後又問,「第二個呢?」
「第二個嘛……」梁昳想了下,雖然不能百分之百確定,但還是能算一個友軍的,「意喬。」
「周家的叛徒。」周景元不留情面地評價周意喬,「特別是音樂會之後,說你帶他去見了一位竹笛大師,激動得不得了,對你更是崇拜得五體投地。」
「不是應該更崇拜大師嗎?」
「可你是讓他能跟大師面對面的人啊,換我也跟你同盟。」周景元分析得頭頭是道,最後得出結論,「看來意喬有點做營銷的天分。」
梁昳不知道他怎麼搭上了這條思維,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哪兒跟哪兒啊?」
「做生意嘛,講究的是人脈和渠道,有了人脈等同於打通了很多關節。換到意喬認識竹笛大師這件事上,關鍵的不是他得了大師指點,而是因為有你,他才有機會見到大師。你就是他的人脈。」
「你大學學的什麼專業?營銷管理嗎?」
「聰明。」
「我瞎猜的。」
「猜得真準!」周景元小心行駛在鄉間小道上,逗她,「要不你再猜猜我的工作?」
「這有什麼好猜的?」梁昳以為他在擠兌自己,揶揄他,「傢俱廠的『小周總』,誰人不知誰人不曉啊?」
「別!」周景元趕緊叫停,「你跟著起鬨可不地道啊!」
梁昳不服氣:「憑什麼別人能喊我不能!」
「因為你不是別人。」
饒是梁昳自詡直腸子,說話直來直去不喜歡繞彎,也架不住比她更直白的周景元。一句話說得臉不紅心不跳,叫人根本沒法接。梁昳不會笨到自投羅網去問他「為什麼我不是別人」或者「我不是別人是誰」,她只能狀似無意,實則非常生硬地轉了話題——「是不是快到了?」
周景元看她一眼,笑了笑:「快了。」
從停車場下車,走過一條石徑,吃飯的地方坐落在一片碧竹綠海之中。茂密的竹林被精心打理過,分隔出功能不同的區域。
周景元帶梁昳步入一間由竹枝隔出的雅室,竹桌竹椅精巧又雅緻,連桌上的茶杯、碗筷一應餐具均是竹製。服務員為他們斟上竹芯茶,再呈上竹片製成的特色選單。
梁昳翻了翻選單,想著自己第一次來,點菜全權交給了周景元做主。她饒有興致地觀察著四周,被竹子環抱的房間處處透著野趣,還能聞到一陣陣幽幽的竹香。
待周景元點好菜,服務員退出去,替他們掩上了竹筒排成的房門。
「怎麼樣?」周景元問梁昳,「還可以吧?」
「相當好。」梁昳不吝惜讚美之詞,「風景好,主題突出,讓人眼前一亮。」
周景元翹著二郎腿踮腳撐了撐,竹椅往後仰,他伸手摸了摸竹枝圍成的牆,問:「這跟竹笛的竹子是一樣的嗎?」
梁昳一怔,直愣愣看著周景元。
「怎麼了?」周景元笑,「不是這種竹子也不用瞪我吧?」
竹笛、竹子、與竹有關的今天,梁昳恍然察覺周景元帶她來這裡的真正心意。也許「投其所好」不夠準確,不足以形容他精心的安排,為一個人。梁昳不是遲鈍的人,理所當然會被打動。
梁昳從短暫的出神中抽離,輕輕搖搖頭:「竹笛用的竹子一般是苦竹、白竹、紫竹、湘竹,這裡的竹子看著不像是。」
「你們對竹子的要求高嗎?會不會指定用某個產地的某種竹子或者只用某個品牌的竹笛?」
「民族樂器一般不拿品牌來衡量樂器好壞,如果要說產地的話,杭州餘杭銅嶺橋是竹笛之鄉,大部分的竹笛都產自那裡。」
周景元點點頭,看她喝了兩口茶,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