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竟敢偷襲本將(第3/3 頁)
酒肉祭祀,親自拜禮。
兩個孩子在屋子內哇哇大哭。
見李氏回來後,投入李氏懷抱。他們說被擄到一個大院子裡,昨天晚上又被送回來。
李氏聽後,抱著他們哭得撕心裂肺。
李瑄也隱隱明白怎麼回事。
不久,樂安令蔣鴻來求見李瑄。
李瑄在孫六家外,見樂安令蔣鴻。
他看樂安令臉是白的,眼圈是黑的,看來一夜沒睡。
「你一個小小的縣令,有什麼要見本將軍?」
蔣鴻還未行禮,就被李瑄打斷,並十分不客氣地說道。
「李將軍,敢問本縣尉可在您那裡?」
蔣鴻硬著頭皮問道。
「此獠大膽,敢行刺本將軍,我懷疑他勾結海賊,要將其帶回長安。」
李瑄瞥了蔣鴻一眼,緩緩說道。
「這其中是否有什麼誤會!樂安尉是在追逃犯?」
蔣鴻驚道。
這一頂帽子扣下來,誰能遭得住啊!
「難道我冤枉伱們了嗎?」李瑄笑著向蔣鴻說道。
「冤枉!在下了解樂安尉,他絕不是海賊。」蔣鴻大呼冤枉,並信誓旦旦地保證。
「姑且算是誤會。我請教縣令一個問題,李氏犯了什麼罪,能被縣兵和豪強的奴僕一起追?孫六又所犯何罪,會死在衙門中。」
李瑄盯著蔣鴻說道。
蔣鴻心中大震,錢庸在李瑄手中,他到底是如何向李瑄交代的?
如果他說出的罪名和錢庸不一樣,豈不是露餡了?
「怎麼?沒有罪名就殺人,樂安縣衙比大理寺的權力還大嗎?」
李瑄見蔣鴻不言不語,回懟一聲。
唐代地方,別說是縣衙,即便是郡衙,也沒權力直接殺死犯人。
但凡死刑,必須到大理寺核查。
開元二十五年,天下間判死刑者,只有五十八人。喜鵲在大理寺的樹上築巢,被認為是祥瑞。李隆基覺得這是李林甫宰相治國有方,加爵為晉國公。
事實上有許多人被地方上打死,然後上奏一句「賊反抗,不得已殺」。
這短短几個字,包含多少血淚,多少冤案?
亦或者是豪強對生命的踐踏。
「孫六竊珠寶,追擊時反抗,不得已殺。」
蔣鴻低聲回答。
「向蒼天禱告,祭慰死者之靈,看看死者身上有無鞭傷?有無烙印?況且汝所言之罪與錢庸不同,縣尉和縣令,到底誰說得對呢?」
李瑄一手指天,一手指地,讓蔣鴻知道他有掘開墳墓之心。
「嘭!」
「將軍,下官知錯。下官也是不得已而為之。請將軍饒恕……」
蔣鴻看到孫六的墳墓,陷入恐慌中,心神崩潰,跪在地上,向李瑄乞求道。
他知道,自李氏逃離的那一刻,一切都完了。
李瑄油鹽不進,不受黃金,不愛女色。
他能直達天聽,將一切稟告給聖人。
(本章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