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楊玉環封貴妃(第2/5 頁)
娘子冊封貴妃的那一日,我們坐在一起,親密親密。」
李瑄像是黏上李林甫一樣。
「行……」
李林甫知道李瑄沒安好心,但口頭上應承道。
隨後,他們三人有說有笑,沿著大道離開興慶宮。
明明走在同一條道上,他們的心,卻形同陌路……
在宮門前,李瑄與兄長李霅匯合,然後宴請王維,到宋國公府飲酒。
王維欣然同意!
宋國公府中,李瑄親自彈奏琵琶,是長離教他的一種頗為激昂的曲子。
李玉瑩聽得拍手叫好!
王維未問李瑄為什麼會奏楊玉環為貴妃。
他現在雖為補闕,實際上半官半隱。
他想辭官李隆基定不會允許,因為李隆基需要王維「天下文宗」的身份,來裝扮盛世。
每日朝會,文壇領袖在朝堂上,會使朝堂多一些不同的韻味。
獨坐幽篁裡,彈琴復長嘯。
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這是王維心境的寫照,正如他所說的一樣「晚年惟好靜,萬事不關心」。
李瑄曾在信中請王維為幕府,但王回信拒絕李瑄。
這在李瑄意料之中!
李適之心中高興,拿出好酒與王維痛飲,他再請王維寫一副《河隴曲》的書法,掛在家中。
王維書丶畫丶詩丶樂,皆是登峰造極的境界。
連李隆基都會向王維討要書畫。
王維揮毫,片刻而就。
他用的是草書,李瑄的《河隴曲》,用草書更顯得有氣勢。
王維走後,李瑄將自己上奏楊玉環冊封貴妃的事情,告知李適之。
李適之見李瑄選擇的時間恰到好處,知道自己的目光差兒子很遠。
以後有楊玉環說話,不怕陰謀詭計到來時沒辯論時間。
五日時間,轉眼即過。
這段時間李瑄又去過三次皇宮,還陪李隆基丶楊玉環看過一次蹴鞠比賽。
也免不了楊玉瑤騷擾,但都被李瑄化解。
值得一提的是,吐蕃大使末結桑東則布來拜見李瑄。
但李瑄為避免不必要的麻煩,拒絕見他。
據說末結桑東則布以要向吐蕃贊普傳信為由,留在長安。
他希望大唐皇帝能在這期間,不啟戰事。
試圖透過這樣的方法,進行談判,暫緩過今年,完成佈局。
但李隆基已經決定聽從李瑄的請示,九月初,主動對吐蕃發動戰爭,不論末結桑東則布如何拖延。
末結桑東則布在長安屢屢碰壁,宰相丶大臣都不敢私下見他,除非在中書省或者,門下省,正常交談國事。
四月十五日。
是楊玉環封為貴妃的大典。
典禮不在興慶宮,而是在太極宮舉行。
在京九品以上文武職事官,皆參加大典。
大典以後,便是宴會!
五品以上職事官,在太極殿內。
五品以下職事官,太極殿臺階之下,分列站立。
宮中女官和各國使節也參加這次典禮。
「此次隆重,一如封后大典。」
大殿內,有大臣小聲竊竊私語。
他們看到一路上的金玉旗幟,長安的街道上,全是金吾衛執錦。從未有封貴妃典禮會如此浩大。
「封得是貴妃,能說什麼呢!」
也有大臣搖頭。
「李將軍還是年輕啊,此事對他將來必有影響!」
「噓!不要亂說……」
「主要是看李將軍回來後的操作,不像是一個邊境的名將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