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李世民的真假元帥戰術,陌刀軍完成(第2/5 頁)
出自己的建議。
「我早有分兵的想法,計劃開戰之前先拔除一些赤嶺上的戍堡,然後圍住石堡城下山之路。讓吐蕃誤以為我軍在進攻石堡城。他們的援軍必然會趕過來,屆時我軍步兵列陣在山口,提防吐蕃的猛攻。我則率臨洮軍兩萬騎兵,對九曲之地進行突襲,直奔吐蕃諸城。但我擔心吐蕃的攻勢太猛,會衝破我軍赤嶺一帶的步兵防線……」
李瑄將心中顧慮告訴李泌丶劉晏丶高適等。
歷史上哥舒翰在進攻石堡城的時候,日夜不停的進攻十天不下,差點把負責主攻的高秀巖丶張守瑜殺死,以威懾軍心。
外圍阻擊吐蕃的大唐軍隊,有堅持不住的風險。
那時吐蕃準備充沛,號稱「傾國來援」。
好在日夜戰鬥十三天後,成功將石堡城拿下,使吐蕃援軍退走!
如果主力有差池,他就算率騎把九曲拿下,也無濟於事。
李瑄的話音落,諸僚屬也皺緊眉頭。
他們都擔心李瑄不在的時候,主力出現破綻。
「將軍可效仿太宗皇帝一樣,派遣河西兩萬騎兵,攜您的大纛,至青海一帶,故意暴露行蹤。將軍名震吐蕃,他們若是看到『您』率領兩萬騎,必然會派遣更多的人到青海支援,我軍在赤嶺的步兵,就可以減輕許多壓力,集七八萬步騎在赤嶺,哪怕吐蕃出十幾萬大軍也不可能攻破。」
「此時,將軍就可以率領洮軍兩萬多馬騎兵突襲九曲。但將軍可扮為臨洮軍的主將。」
「而青海的兩萬騎遊而不擊,始終靠近我疆土,吐蕃畏懼您的威勢,哪怕他們佈置三萬騎,也一定不敢主動攻擊。」
「這是山人的淺薄之見,拋磚引玉,希望諸位有更好的戰術。」
李泌說完後,向李瑄和諸僚屬一拱手。
時至今日,李瑄的大纛確實能嚇唬住人。
由於李瑄經常萬軍斬將,每一戰以一當十。吐蕃畏懼李瑄如虎。看到大纛必然產生許多顧慮。
即便他們害怕石堡城被攻陷。
但更害怕李瑄率兩萬騎突到赤嶺吐蕃軍隊屁股後面。
那樣就不單單是石堡城失守,還有可能發生主力大潰敗。
「啪啪……」
「妙計,妙計啊……」
「先生大才,此計唯有李帥為主帥方可實施。」
「三線作戰,虛虛實實,吐蕃必會手忙腳亂。」
顏真卿丶劉晏丶高適丶劉單聽到李泌的計策後,拍著手掌說道。
他們光想像就覺得此計精妙。
「好計!如果能具體規劃一下,八月開始調遣河西之兵,九月就可以開戰了。」
李瑄足足沉思半刻鐘後,才撫掌讚歎。
李世民的真假元帥戰術,類似於後世的「砧錘戰術」。
其精髓在於正面牽制與後方突襲的配合。在這種戰術中,通常有一方被用作「鐵砧」,即堅實的前線部隊,負責吸引和承受敵人的攻擊;而另一方則作為「鐵錘」,通常是機動性較強的騎兵。
李世民有一支玄甲騎,就經常這樣率玄甲騎去突襲敵人。
而他們實施的「砧錘戰術」更為精密。
唐軍六萬步兵,兩萬騎兵作為「鐵砧」。
但表面上能「鐵錘」並非進攻青海的騎兵。
而是李瑄親率的臨洮鐵騎。
有石堡城這個誘餌,吐蕃的主力必然會被「吸上來」。
石堡城雖是山城,裡面最多隻能容納一千多士兵。
三面懸崖峭壁,只有一條上山的小道。這一千多人,有足夠的糧食丶水,弓箭丶石塊,理論上能守很久很久。
但正因為如此易守難攻,唐軍把小道堵住,吐蕃一千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