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封候,河西隴右討擊大使(第2/5 頁)
最近李林甫沉寂許久後,終於露出獠牙,他令盧鉉彈劾水陸轉運副使以權謀私,並令吉溫去審理此案。
沒幾天就證據確鑿。
水陸轉運副使是韋堅推薦的,這讓剛拜相不久的韋堅很尷尬。
他聽從皇甫惟明的勸告,將吉溫從刑部踢出去。沒想到轉頭李林甫就重新啟用吉溫。
雖然這件事情對他沒有太大的影響,但讓韋堅感受到李林甫的壓力。
他總感覺李林甫會再次出手。
「恭賀聖人,您神文聖武,萬里統籌,所以有此大勝。灕水之戰,必會讓吐蕃畏懼,此戰也會影響西域諸國,使西域諸國遣使來賀。」
看完賀表後,李林甫臉色變化很快,笑著向李隆基拱手道。
「恭賀聖人,您慧眼識人,大膽啟用李七郎為帥,這種魄力是臣子們不能及的!」
韋堅不甘示弱,也拱手向李隆基一拜。
「吐蕃小國,竊我大唐知識,妄圖與我大唐相比。今日一戰,頗為揚眉吐氣。兩位宰相說一下,下一步戰略如何?」
李隆基點了點頭,李瑄能完成這樣的大捷,使他堅定相信李瑄能收復九曲,將青海列入大唐版圖。
「李將軍年紀雖小,卻步步為營,相信李將軍已有打算。現在朝廷需為隴右軍補足兵馬,賞賜用度,使李將軍能在找到戰機之時,能足兵足將。」
韋堅不好判斷,沒有多嘴。
「啟稟聖人,臣以為應該督促李將軍,將下一處戰略定為石堡城,只有佔領石堡城,我大唐才可進退自如。」
李林甫則不然,這兩年李隆基一直對他提及石堡城,他以為李隆基最希望將石堡城攻下來。
這麼說,是在討好李隆基。
勝利也有他一份功勞。
如果李瑄攻不下這堅城,就可以打擊李瑄的聲望,讓聖人對李瑄產生質疑。
「右相,宰相不單處理政務,還需參與軍機,你還是要多讀讀兵法啊!石堡城是山城,哪有那麼容易進攻的?」
李隆基聽到李林甫的話,給他當頭一棒。
他先被李瑄灌輸「石堡城無用」的理念,再聽到進攻石堡城城的言語,自然會覺得李林甫軍事能力欠缺。
比起石堡城,李瑄把九曲丶青海,作為戰略目標,更合他的心意。
「聖人息怒,臣知錯,臣的謀略不如聖人十一,一定會去好好攻讀孫吳。」
李林甫誠惶誠恐地向李隆基一拜。
他百思不得其解,聖人之前明明很在乎石堡城,怎麼突然因此而斥責他。
不過李林甫是聰明人,他謝罪的同時,吹捧自己謀略不如李隆基一成,讓李隆基沒有再責怪李林甫。
如果沒有和李瑄深入交流,他也會要求邊帥儘早拿下石堡城。
韋堅在一邊強忍住沒有大笑,他拜相以來,第一次看到李林甫吃癟,心中快意浮現。
他嘲諷李林甫不懂裝懂。也自認為自己明智,不知就是不知。
「七郎立此大功,我正式任命他為節度使,派人授予旌節,群臣不會再有意見吧?」
李隆基向兩位宰相說道。
「聖人英明,理當如此!」
韋堅想也不想就回答道。
「聖人英明,李將軍功當如此!」
李林甫縱心中難受,也不得不附和。
「明日早朝,就由右相提擬吧!」
李隆基讓李林甫明天早朝時帶頭表奏。
「遵旨!」
李林甫還能說什麼,只能順著李隆基的心思。
「這一戰,雖然七郎以寡擊眾,以極小的損失,獲得巨大勝利。但朕覺得隴右兵馬有些不足。到安鄉郡只能帶七千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