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頁(第1/2 頁)
初,魏公操遣廬江太守朱光屯皖,大開稻田。呂蒙言於孫權曰:&ldo;皖田肥美,若一收熟,彼眾必增,宜早除之&rdo;。閻(五)月,權親攻皖城……獲朱光及男女數萬口……拜呂蒙為廬江太守。
《吳主傳》記此事在建安十九年(214年)。孫權得其地,自然會利用降民繼續進行屯田。《三國志》卷26《滿寵傳》載:
(青龍)三年(235年)春,權遣兵數千家佃於江北。至八月,(魏徵東將軍、都督揚州諸軍事滿)寵以為田向收熟,男女布野,其屯衛兵去城遠者數百里,可掩擊也。遣長史督三軍循江東下,摧破諸屯,焚燒穀物而還。
皖城是廬江郡治,從其西北方向流來的皖水,經皖城東入長江,其入江之口叫皖口(在今安徽安慶市)。吳嘉禾六年(237年),諸葛恪鎮壓丹陽山越,獲得&ldo;甲士四萬&rdo;,他自領萬人,&ldo;率眾佃廬江、皖口&rdo;。又據《通鑑》卷80晉武帝鹹寧四年(278年)載:
吳人大佃皖城,欲謀入寇。都督揚州諸軍事王渾遣揚州刺史應綽攻破之,斬首五千級,焚其積穀百八十餘斛、稻田四千餘頃。毀船六百餘艘。
以上史料說明廬江郡江北部分是孫吳屯田重點區之一,直至吳亡。
孫吳在今安徽的重點屯田區,還有於湖。於湖在今當塗縣南,瀕臨長江南岸。其北至合肥一帶,是魏吳以重兵交戰的場合。《宋書》卷35《州郡志》言:&ldo;於湖縣,晉武帝太康二年分丹陽縣立,本吳督農校尉治&rdo;。以吳在於湖設定督農校尉的郡級典農官來看,其屯田應為民屯,而與江北之多為軍屯者不同。
毗陵(今江蘇常州市),是東吳規模最大的屯田區。《宋書》卷35《州郡志》言:&ldo;吳時分吳郡無錫以西為毗陵典農校尉。&rdo;毗陵西北有建業和京(今鎮江市),東南有吳,吳是孫權最初屯駐地。建安十三年(208年)孫權自吳遷京。建安十六年(211年)又自京西都建業(原名秣陵,今南京市)。自吳至建業地帶既是孫吳政治、經濟中心,又當運河北上要道,而且靠近山越居地。山越是吳國軍隊和屯田的主要人力來源。所以毗陵成為吳重點屯田區,據《三國志》卷52《諸葛瑾附子融傳》注引《吳書》載:
赤烏中(238‐249年)諸郡出部伍(部隊),新都都尉陳表、吳郡都尉顧承各率所領人會佃毗陵,男女各數萬口。表病死,權以融代表。
陳表、顧承的隊伍中有不少山越人。史既言:&ldo;諸郡出部伍&rdo;,則參加屯田的部隊,當還有些是從別處來的。陳表、顧承各自率領的部隊及家屬各達數萬人,說明在毗陵屯田的總人數是很多的,故後來孫權又設毗陵典農校尉。毗陵屯田的重要性也就不言而喻了。
孫吳在今江蘇南部的江乘、湖熟、溧陽等地,都設有典農都尉,蘇南的屯田,不只為了供應軍糧,也有鞏固國本、支援四方的作用。
孫吳在今湖北境內的屯田也是比較多的。荊州居吳上游,對捍衛下游的安全,至關緊要。魏齊王芳嘉平二年(250年),魏荊州刺史王基曾建議在江陵北沮、漳二水及安陸溳水流經的平原地帶&ldo;水陸並農,以實軍資&rdo;,然後引兵進攻江陵、夷陵等地,以達到取荊滅吳的目的。魏既有此打算,吳對魏的策略,也是務農積穀而後圖之。因之吳在長江沿岸的軍事重鎮和交通要地都開置屯田,其中最重要的當推江陵、夷陵和尋陽。
江陵是吳荊州南郡的首府。由於&ldo;江陵平衍,道路通利&rdo;,所以吳主要將領周瑜、魯肅、呂蒙、陸遜、朱然等都曾在江陵鎮守。駐軍既多,附近土田又肥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