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頁(第2/3 頁)
;。由此可知,&ldo;殊其門戶&rdo;的好處,乃在於&ldo;僮客土田&rdo;不見侵奪。可知孫吳也重視保護中下級官吏對土田僮客的佔有。
概而言之,在孫吳領兵世襲制和賜田復客制下,南方世家大族擁有大量土地和人手,當然他們還可以透過其他合法和非法手段,肆行兼併。這些都使地主大土地所有制迅速發展,世家豪族的力量也隨之擴大。《抱朴子&iddot;外篇》卷34《吳失篇》形容吳之世家豪族曰:
勢力傾於邦君,儲積富於公室……僮僕成軍,閉門為市,牛羊掩原,田池布千里……金玉滿堂,妓妾溢房,商販千艘,腐谷萬庾……粱肉餘於犬馬,積珍陷於弩藏。
左思《吳都賦》亦言:
虞、魏之昆,顧陸之裔,……朱輪累轍,陳兵而歸,蘭錡(兵器架)內設。
以上的描寫,雖不無誇張之處,吳國的世家巨族擁有經濟、軍事、政治三個方面的綜合勢力,則為並時的魏、蜀豪族所難以比擬。東晉南朝門閥勢力終究發展到更高的頂峰,孫吳時期實為之奠定了基礎。
當然,從客觀上的效果而言,江南經濟的迅速發展繁榮,也有賴於孫吳八十餘年的經營,而且,隨著封建依附關係的加強,進一步清除了南方較為嚴重的奴隸制殘餘,而封建生產關係的發展,對於南方經濟也起了一些促進的作用。
四、孫吳的手工業和海外交往
吳和魏、蜀一樣,富有者穿絲綢,勞動群眾穿葛麻。江東的絲織品質量雖遜於蜀、魏,麻葛織品則有過之而無不及。《三國志》卷49《士燮傳》言:&ldo;燮每遣使詣權,致雜香細葛,輒以千數&rdo;。交州的細葛既可作為貢物送到吳郡,則其質量當有不下於吳郡葛織物的可能。左思《吳都賦》言:&ldo;蕉葛升越,弱於羅紈&rdo;。蕉葛指葛之細者,升(布八十縷為升)越,指越布之細者。就是說,優質越布、葛布比羅紈還柔軟。可見葛布的精緻。江東的麻織業,東漢初已經興盛。《後漢書》卷81《獨行&iddot;陸續傳》言續&ldo;喜著越布單衣,光武見而好之,自是常會稽郡獻越布。漢章帝時,馬太后曾以白越三千端為賞賜&rdo;。《全三國文》載曹丕詔,嗤江東之衣布服葛,謂&ldo;江東為葛,寧可比羅紈綺縠&rdo;。曹丕的話只能就上層人士的服著而言,至於人民群眾的衣著,曹魏並不比孫吳優越。曹丕為魏王后嘗言:&ldo;雖傾倉竭府以振魏國百姓,猶寒者未盡暖,飢者未盡飽&rdo;;又言:&ldo;且聞比來東徵,經郡縣,歷屯田,百姓面有飢色,衣或裋褐不完&rdo;。吳國百姓挨餓受凍的情況在史書中甚少敘及,雖說系由南方天暖物豐使然,但吳民衣著問題較魏為佳,則可能是事實。孫吳的絲織業亦並非太差,《三國志&iddot;吳書》常以農桑並提,說明絲織手工業已遍及家家戶戶。左思《吳都賦》有&ldo;歲貢八蠶之綿&rdo;一語,表明納稅民戶多養蠶織絲。吳皇室有專門織絡的女工,孫晧時達到千餘人。華核給孫晧上疏言:&ldo;今事多而役繁,民貧而俗奢,百工作無用之器,婦女為綺靡之飾,不勤麻枲,並繡文黼黻,轉相仿效,恥獨無有,兵民之家,猶復逐俗。內無儋石之儲,而出有綾綺之服&rdo;。由此可知,農戶原多績麻葛為衣,由於風俗奢靡,穿絲織衣的吏民商賈日益增多,這樣便傷害了麻葛業的發展,致使公私皆貧。因之華核建議令吏士之家普遍績麻枲,人戶一歲一束,則數年之後,布帛必積,而國可富。
</br>
<style type="text/css">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