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頁(第1/2 頁)
其中一人對子升道:「草民伯夷,這是草民的小弟叔齊。」
另一人跟著道:「草民叔齊,早先聽聞殿下有大才,因而特隨兄長來一同拜見殿下。」
伯夷?叔齊?
這二人的名字非常耳熟,子升稍微過了一下腦子便瞬間想起他們是誰。
有個成語叫做不食周粟,比喻忠誠堅定。而這個成語的典故來源便是伯夷與叔齊。
據說伯夷與叔齊見商亡後不願意食周粟,於是隱居首陽山,每日採薇為食。然而一婦人對他們說:「天下已經歸了周,你們採摘的野草也是屬於周的。」
於是二人便絕食,最終餓死在首陽山上。
子升回憶完畢後,立馬對二人肅然起敬。
他讓人端了椅子讓二人坐下,又親自與兩人聊起了治國理念。
伯夷叔齊本來就是孤竹國的王子,也有些治國經驗,聽聞子升與他們講述,二人看向子升的眼神漸漸不同,到最後他們已對子升五體投地。
其中伯夷道:「早就聽聞殿下年紀雖小但治國有方,今日一見,殿下果真不凡。若殿下能用得上我倆,無論何事請儘管吩咐。」
叔齊同樣,恨不得子升現在就給他找些事做。
子升何嘗不想把手中的事推給別人?他簡直都快忙成陀螺了!
但他畢竟與兩人不熟,也不好將大事託於二人。不過朝歌的民事正好最佔用子升時間,且事情瑣碎,子升便試著將此事交於二人。
二人聞言,立馬抱拳對子升保證必將此事辦得穩妥。
二人走後,子升癱在椅子上渾身舒暢地吐了口氣。
終於少了一大攤子事了,舒服。
夜晚,子升再次去偷水。
他已經連續偷了七八天,每次偷上十幾桶,今天是最後一次偷水。
水波在河中蕩漾,子升將手伸進銀河。河水雖冰,卻讓人感覺到很涼爽。
晚上他來回往返了幾趟,等到最後一次打水時,忽然有一張玉手輕輕拍了拍他的肩膀。
子升一僵,他沒有動,耳邊傳來動聽的女聲,餘光處有紗衣擺動。
「小娃娃乖,再偷這一回就別偷了。不是姐姐不想讓你偷,你提了太多的水回去,銀河的水位都降了。
你要是天天來,來個一年,銀河也要幹了。姐姐也不需要鵲橋了,直接光著腳就過去了。」
子升:……
他瞬間就知道了身後人的身份,他臉一紅,轉過身。
織女的一身紗衣極美,看起來像是白色,但從不同的角度看又是其它顏色。
她眉似新月,肌膚勝雪,身上縈繞著溫婉的氣息。
子升連忙對織女道歉,他仰起頭卻見織女總是在看向河的對岸。
他好奇問道:「姐姐可是在看您的丈夫?」
織女搖了搖頭,聲音柔和,「不,我是在看我的孩子。」
子升順著織女的目光看去,眼神中透著明悟。
——
子升已經將水囤夠了,現在該著手準備種莊稼的事了。
第二個工期恰好進行完,他讓人在朝歌中心建了一座高臺。
高臺的視野很好,可以看盡整個朝歌。
頂上子升讓人做了一個防護罩,屆時他會尋找最亮的法寶放在高臺最高處,等到夜間所有人都可以看到。
高臺一共有五層,第一層是孩童們常用來玩樂的場所。第二層人們可以在這裡喝茶休息。第三層是一個看晚霞的很好視野。第四層一般人就不讓進去了,用來接待貴客。第五層基本上處於密封狀態,子升一般用來眺望遠處。
高臺頂處的明燈可以在夜間幫人們指引方向。
這座高臺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