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宿命中的對視(第1/2 頁)
原來鄧艾家中本是南陽新野大族,因為戰亂而家道中落,父親被徵召入伍,輾轉諸侯之間,也不知道死在了哪場戰役裡。
母親一邊務農,一邊獨自把他和另外兩個孩子養大,日子過得清苦,但新野劉備休養生息,與民為善,母子四人卻也能活下去,鄧艾甚至還有時間讀書學習。
說起來,鄧艾口吃的病症,也是因為家中破敗時父母疏於管教,耽誤了學習語言的時間。
日子本是安寧,沒想到曹操大軍南來,曹操因屠城兇名赫赫,百姓大多隨劉備流亡,鄧艾的母親帶著三子,沒能跟上大部隊,只得返回家中,聽憑天命。
結果這次曹操兵不血刃取得荊州,心情大好,並未屠城,卻徵召新野百姓北去屯田。
鄧艾身為長子,獨自收拾行囊,替母北去,這才有了之前一幕。
諸葛亮在車上聽完鄧艾的遭遇,默然許久。
這世道,終究還是亂世,黎民百姓,不得安寧,也不知何時天下才能平定。
日前他與曹無秉燭夜談,曹無曾言,曹操此戰若輸,天下還要混亂七十年,每念及此,諸葛亮心中惶恐,只覺鄉野村夫,於事無補,嘆息不止。
鄧艾聰慧異常,察言觀色,知道諸葛亮非是常人,只答諸葛亮的問話,不敢多言。
這一少一小的組合,若是曹無看到,必定驚掉了下巴。
滅蜀之人和蜀漢第一人竟是相當和諧,也算是某種宿命之說了。
諸葛亮正想考校下鄧艾所學,突然間,馬車再次停了下來。
“六兒,怎麼了?”
諸葛亮問時,阿六已經答道:“先生,前邊有大隊馬車,咱們先到邊上等等吧。”
諸葛亮甚是好奇,現今南方戰火,官道上早沒了多少行人,又哪裡來的大隊馬車呢?
他掀起車簾,朝外看去,確實見到長長的馬車隊伍經過,有一輛車上,恰也有一人掀起車簾,兩人看了個對眼。
……
曹植非常的開心,他少有文名,才華橫溢,年紀輕輕便聞名文壇,父親曹操也對他非常滿意。
前幾日,他與眾兄弟一起宴飲,廢物大哥曹丕喝醉後透露出要去前線勞軍的想法。
按曹丕所言,父親以武力征伐天下,兒子們誰能去前線,必然得其欣賞。
於是曹植當機立斷,組織了一批文人,趕在曹丕之前,讓他們隨自己南下。
號召一出,響應雲集,從者甚眾。
最後曹植領著大小文士百餘人,加上一些擅長溜鬚拍馬的官員,乘著近二百輛馬車,浩浩蕩蕩的從鄴城出發。
他的想法很簡單,到了前線,辦一場名士大會,大夥兒作一些千古名篇出來,通報全軍,讓士兵一起欣賞,豈不美哉。
如今父親主要靠宗親打天下,亭候的爵位並未定下傳承,曹丕不被父親喜歡,前幾日又捅了婁子,正是他表現自己的時候。
父親若知自己拳拳之心,定會降下恩寵,疏遠曹丕。
再一個,南下勞軍,也能提升自己在軍中威望,丞相主簿楊修是個妙人,與他頗有來往,到時候爭取過來,共謀大事。
這樣想著,十六歲的他少年得志,開心異常。
他豪飲幾口,為即將到來的名士大會提前打起文章腹稿。
車隊連成一片,每車旁又有家丁護衛,一路上首位相連一里多。
連發往南方的部隊,見了他們,也只能讓他們先行,軍中校尉多有埋怨。
這車隊尾端,有一車又與別的車輛不同,這車華蓋大頂,與曹植的輦車相仿。
裡邊坐的也是曹操的兒子,卻不是曹丕,而是環夫人為曹操所生的幼子,年僅十二歲的曹衝。
曹衝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