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家電城(第1/2 頁)
接下來的幾天,每天李招娣下班之後,趙勇都會準時等在鞋店外面,帶著李招娣逛遍了上海的大街小巷,這也讓兩個人的關係突飛猛進,從原來還有的一點點陌生,變得完全熟悉了起來。
除了陪李招娣外,趙勇也在忙碌著自己的生意。現在自己身上差不多有著上百萬美金,再加上每個月還能夠去毛熊國賺一筆,所以錢對於趙勇來說暫時已經足夠了。
不過自己在國內明面上總要有一個正經生意,就好像李有才說的,這個小子連個正經活都沒有,一看就是不學好的小混混,你跟著他能有什麼好日子過!
這話雖然傷人,可對於這個時代的人來說,卻是金科玉律。雖然這個時代已經不是工人老大哥,鐵飯碗代表一切的時代,可有一個正經事情做做,還是很多人評價一個小年輕最重要的標準。
所以不管是為了讓李有才放心的把女兒交給自己,減輕自己結婚的難度,還是為了讓自己暫時有一個明面上的收入,自己的家電城計劃都要繼續下去。
不錯,趙勇的計劃就是開一個家電城。隨著大家收入的增加,吃飽喝足之餘,追求更多的娛樂和精神享受已經開始走進人們的話題。這個時代,電視機還是有點奢侈的電器,一般人家就是有也就是9寸、12寸的小電視而已。
不要說彩電了,就是大一點的黑白電視機,大多數人家還都沒有。
不過你可別以為這是因為大家買不起,這個時代的中國老百姓是最會存錢的一代人,雖然看著日子過得苦,可其實不少人手裡都有著存款,更別說這裡還是上海,國際化的大都市,收入本來就比一般的地方高。
萬一你要是在店裡看著一個穿著一身補丁的衣服,鞋上滿是泥土的老土冒進店,你可千萬不要以為這人買不起電視機,可能他看了一圈下來,隨手就會把一沓錢仍在櫃檯上,揹著一臺電視機就走了。
所以這個時代,家電行業可不是後世的夕陽產業,只能夠靠著薄利多銷來賺錢。在這個年代,只要你能夠拿到貨,有些緊俏的產品只要一上架就會被搶購一空,所以開一個家電城,絕對能夠賺到錢。
這段時間,趙勇一邊忙著組建公司,招募員工,一邊也在照看店面。家電城可不是一間門面房能夠打發的,肯定需要一個比較大的空間,不然只能夠擺上幾臺電風扇、鬧鐘之類的東西,哪裡會有人願意進來逛啊。
不過趙勇運氣不錯,正好找到了一個合適的地方,不僅在市中心,而且小樓足足有三層外加一個地下室四層,全部租下來的話,絕對足夠趙勇用。
這裡本來是一處文化宮的場所,不過現在文化宮搬了地方,這座三層小樓就空了下來,正好準備拿出來出租。要不是趙勇訊息靈敏,提前得到了訊息,這個好地方還真不一定能夠輪得上趙勇呢!
其實趙勇看到這個店面的位置之後,第一個反應就是把它買下來,那以後不管是租出去還是等著拆遷分房子,都能夠讓趙勇大賺一筆。
只可惜這是政府的產業,大上海可不缺你這點錢,所以對於這個小樓,縣裡根本就沒有賣掉的打算。當然,後來算了一下之後,趙勇才發現,自己雖然有點錢,可對於這面積一萬多的少年宮來說,自己還真買不起。
就算只是1990年,這裡的房價一個平方也差不多要2000塊錢,完全不是趙勇能夠買得起的。
不過雖然買不到手,可趙勇還是和政府簽訂了十年的長期合同,而且合同上還明確規定了每年租金的漲幅標準。
縣領導看到趙勇居然主動提出來每年都漲租,而且每年還漲不少,立刻就驚奇的答應了下來,爽快的簽了合同。雖然知道後世小樓的租金肯定會漲,可他們卻不像趙勇一樣,知道最後的房價會漲的有多誇張,現在在他們看來不少的租金,其實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