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頁(第2/4 頁)
丁寶被紀念留在了錦園,專門伺候顏妃娘娘吃飯出門的。
&ldo;其實本來娘娘不想出門也是使得的,只是殿下說外頭熱鬧著呢,娘娘大抵也是喜歡熱鬧的,特意給您在城樓上留了位置去看賽龍舟。&rdo;
&ldo;真的啊?&rdo;顏挽聽後立刻就開顏了,又是,還是現場真人秀,&ldo;那咱們收拾收拾就過去。&rdo;
顏挽坐著一駕華蓋翠幕三駒齊頭車,很快就跑到了城樓下面。
聽得外面山呼海嘯的雀躍聲,她開啟簾子看著城樓。
上面坐了好些人,但她仍舊能夠一下準確地定位紀念。
他身上的袍服是精緻水龍紋,明織暗繡交相輝映,散發著皇族的氣質。他就站在那裡,少女便覺得眼睛裡看不到別人,或者是已經裝不下,因為自己的目光已經定格。
殿下,我來了。
顏挽這次坐的可真是包廂了,紀念讓人在一旁用四架紫檀木雕花海棠刺繡屏風隔開房間大的空間,幫顏挽備好了茶點和桌椅。
見到紀念也走了進來,顏挽不禁一怔:&ldo;殿下不去前面觀看嗎?&rdo;
&ldo;陪他們了半天,現下過來陪陪你。一會兒賽龍舟就要開始了,京中都不搞這些,回去就看不到了,今兒好好玩玩。&rdo;
顏挽點頭,目不轉睛地盯著下面賽龍舟的選手。
真是鑼鼓喧天,鞭炮齊鳴,紅旗招展,人山人海。
顏挽上輩子是現代北方人,也沒有經歷過這等盛大的龍舟賽事。穿到這邊來之後雖然有這項活動,但終歸是沒嫁人的女孩子家家,家裡怕出事不許來看。
而此刻,她看著人們臉上發自肺腑的興奮快樂,以及奮勇向前的拼勁兒,真正感受到養活了整個王朝勞動人民的勃發力量。
不論怎麼說,勞動人民都是咱們的衣食父母!
見到顏挽由興致勃勃變為表情凝重,紀念就知道她又開腦洞了,便好奇道:&ldo;想什麼呢?&rdo;
&ldo;翠翠……&rdo;(註:沈從文《邊城》女主,裡面有很多南方端午節描寫橋段。)
紀念看了一眼她身上的碧紋八寶立水裙:&ldo;嗯,是挺綠的。&rdo;
午飯依然是那&ldo;三黃&rdo;跟&ldo;五白&rdo;,不過此刻已經變了花樣兒。
黃瓜捲兒釀鮮蝦,三絲黃瓜拌海蜇,雪菜黃魚翠蔬羹,醋煎黃魚片兒,當然最好吃的要數鐵板黃鱔和砂鍋黃鱔了。
而白切肉、炒韭菜白、瓣切鹹鴨蛋以及小蔥拌豆腐顏挽都不怎麼鳥,一直眼睛盯著大菜吃吃吃。
等過完一個十分有意義的端午之後,京中的事情十幾天後才傳過來。
皇帝身體不好,這些年愈發的不行了,無法主持這年的端午群臣宴,於是就由恪親王代為主理。
恪親王被譽為&ldo;三缺&rdo;,自然以前沒幹過這活兒,接到旨意當場給皇帝謝恩的時候就哭了。
不是感動的,而是苦逼的。
恪親王也不捉蛐蛐兒了,也不遛鳥了,也不養雞了,整日悶在屋子裡讀翰林院寫的關於&ldo;希望屈原大大保佑我們長夏王朝健康成長、綿遠流長&rdo;祝節文。
可是三王爺既不喜歡讀書又不喜歡寫字的,愣是也活了這些個年,這臨時抱佛腳哪裡管用啊。況且翰林大學士就怕別人不知道他博學,一溜兒極品文言文加上華麗辭藻堆砌,三王爺預習了這麼些日子,考試的時候還是給掛了。
群臣宴上,恪親王哆哆嗦嗦拿出小抄就開始讀,後來暗抄變為了明抄,拿著讀的依然很不順。據說宮廷宴上大家都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