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人類更先進的外星文明,可能真的存在?列舉可以表明的幾種跡象(第2/4 頁)
化。
其三,是神秘消失的恆星。在水瓶座方向、距離我們約 7500 萬光年的位置,曾經存在著一顆名為“phl 293b l1”的恆星,它位於一個名為“phl 293b”的矮星系中。其質量約為太陽的 85 倍,是一顆罕見的高光度藍變星,最高亮度可達太陽的 250 萬倍。正因為其極高的亮度,我們才能夠在如此遙遠的 7500 萬光年之外直接觀測到它。
觀測資料顯示,在 2001 年至 2011 年期間,“phl 293b l1”一直穩定存在。然而,在此之後,這顆恆星卻突然消失得無影無蹤。需要指出的是,“phl 293b l1”並非個例。這就要提及“vas”觀察專案,該專案於 2017 年啟動,其研究內容可簡要概括為:對不同時期的天文觀測資料進行對比,試圖從中尋覓異常現象。
2019 年,“vas”在研究報告中明確指出,自 1950 年代以來,已有 100 多顆恆星神秘消失。此後,隨著研究的不斷深入,這種神秘消失的恆星數量持續增加,迄今為止,已達到 798 顆之多。
,!
從理論角度分析,無論何種型別的恆星,都不可能毫無徵兆地突然消失。因為在恆星核心反應區的“燃料”消耗殆盡之後,小質量的恆星會在漫長的時間裡逐漸“熄火”;中等質量的恆星則會膨脹成為紅巨星;而大質量的恆星通常會經歷威力巨大的超新星爆發,其峰值亮度甚至可以與一個像銀河系這般規模的星系相媲美。
那麼,對於這些神秘消失的恆星,應當如何解釋呢?從自然現象的角度進行分析,存在兩種可能:其一,過去的觀測水平相對較低,有可能將宇宙中超新星爆發、中子星碰撞、伽馬射線暴等高能事件產生的光學餘暉錯誤地標記為恆星;其二,一些大質量的恆星(比如“phl 293b l1”)有可能演化成“失敗的超新星”,即直接坍縮成黑洞,而未經歷超新星爆發階段。
但問題在於,這兩種可能性的發生機率都極低,而神秘消失的恆星數量卻多達數百顆,這顯然並非小機率事件所能解釋。或許我們可以大膽猜測,這些神秘消失的恆星可能與高階文明有關。那些遠比人類先進的高階文明,或許有能力建造足以將整顆恆星全部包裹起來的巨型能量收集裝置,甚至有可能透過某種未知的方式大量提取構成恆星的物質,從而在短時間內將恆星“打包帶走”。
對於宇宙中可能存在的高階文明,我們的探索和思考不僅僅侷限於這些具體的天文現象。從更廣泛的角度來看,宇宙的廣袤和複雜性為高階文明的存在提供了無限的可能性。
首先,考慮到宇宙中星系的數量之多、恆星的分佈之廣,即使高階文明的誕生條件極為苛刻,從機率的角度來看,也難以排除在其他地方存在著滿足這些條件的星系和行星。
生命的適應能力和進化潛力是令人驚歎的。在地球上,生命從簡單的微生物逐漸進化出複雜多樣的形態,包括具有高度智慧的人類。這暗示著,在其他適宜的環境中,生命也有可能沿著相似或不同的路徑發展,最終產生具有高度智慧和技術能力的文明。
我們對宇宙的認識仍然存在著眾多的未知領域。現有的科學理論和觀測技術在面對宇宙的奧秘時還顯得相當有限。例如,暗物質和暗能量的本質仍然是未解之謎,它們對宇宙的結構和演化可能產生著我們尚未理解的重要影響。如果這些未知因素在某些星系或行星上形成了特殊的條件,就有可能孕育出與我們截然不同的高階生命形式和文明。
從技術發展的角度來看,如果宇宙中存在高階文明,他們的技術水平很可能已經遠遠超越了我們的想象。我們目前所依賴的能源獲取方式和技術手段可能在他們眼中顯得極為原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