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部分(第3/4 頁)
看出真偽,二位儘管放膽施為便是了!”趙、卓二人點頭稱是,林升又道:“贛州城中百姓度日如年,二位早到一日,便能多救數百條性命,老漢與二位一見如故,本欲與二位長談,但今日之事緊急,還是請二位儘快起程吧。”趙、卓二人道:“前輩放心,我二人即刻動身,不出三日必能趕到贛州城中,定當竭盡全力賑濟百姓,不敢有負前輩之託。”林升拱手道:“好,老漢在此靜候二位佳音。”趙仲謀道:“晚輩這兒尚有黃金五百餘兩,若再有災民自贛州而來,請前輩代為賑濟。”林升欣然答應,對趙、卓二人更生景仰之意。
二人回客棧取了紫燕馬,又在街市中買了些乾糧,便即出城南行,徑向贛州而去。
紫燕馬奔行如飛,第三日正午時分,二人便已到了贛州城。趙、卓二人見城中一派衰敗之象,唯獨不見百姓,心下甚感詫異,當下尋路徑往贛州府府衙而去,心中暗自尋思那張宇飛等三人早行半日,卻不知此時是否已到得府衙之前相候。
二人縱馬又行出二里地,忽聽得前方一處宅第前喧譁之聲大起,數萬百姓聚集於此,口中高聲喊冤;再看那大宅氣勢宏偉,座落於街市之中,與尋常屋舍全然不同,門前更有數百官兵護衛,似乎便是那贛州府的府衙。
趙、卓二人大奇,下得馬來,走近人群,正要細問其故,忽聽身後一人輕聲叫道:“趙大人!”二人回頭一看,正是張宇飛,身側尚有二人,便是他的兩個同伴。三人一齊向趙仲謀拱手施禮。趙仲謀點點頭,向三人細問眾百姓喊冤的緣故。張宇飛低聲道:“聽說是本縣之長虞榮林虞大人私開官倉,放賑於百姓,知府大人大怒,要拿他問罪,此時人已押到了刑場,午時三刻便要處斬,眾百姓乃是為他喊冤來的。”趙仲謀驚道:“真有其事?”張宇飛道:“我三人也是剛到,不知此事詳情,只聽百姓們如此訴說。”趙仲謀點點頭,道“隨我去刑場!”三人一齊稱是,向百姓問明刑場的所在,五人四騎急馳而去。
紫燕馬腳力非凡,雖是一騎雙乘,卻也賓士在先。趙仲謀剛來到刑場,就聽得一人喝道:“午時三刻已到,行刑!”眾百姓齊聲喊冤,哭聲震天。趙仲謀眼看事情緊急,縱身從紫燕馬上一躍而起,身在半空之中大聲喝道:“刀下留人!”這一聲斷喝,頓時將數萬百姓的嘈雜之聲一齊湮沒。趙仲謀伸足在一名大漢肩頭輕輕一點,落在監斬臺前,說道:“且慢行刑!”那監斬官見他不過十九、二十歲年紀,又是一副平民打扮,心下大怒,喝道:“你是何人,竟敢叱喝本官!”
趙仲謀聞言不答,只是微微一笑,稍帶輕蔑之色。張宇飛從圍觀百姓之中擠進身來,快步走到趙仲謀身側,喝道:“大膽!”一指趙仲謀,道:“這是樞密院的趙大人,奉旨巡視贛州,代天巡狩!”那監斬官被他這一喝不禁大驚失色,慌忙站起身來,便要起身行禮,但神色間卻又不無疑慮。趙仲謀取出金牌在他面前一豎,萬目同矚之下,只見那“如朕親臨”四字在日光下閃耀出奪目的光芒。那監斬官與身側眾官兵慌忙一齊跪下身去,叫道:“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眾百姓更是欣喜,連呼萬歲,其聲震天。
趙仲謀問道:“此人所犯何罪啊?竟有這麼多百姓為其喊冤!”那監斬官道:“宜春縣令虞榮林私自開倉放賑,沽名釣譽,收買人心,按律當死,下官奉知府王大人之命,將犯官虞榮林正法。”趙仲謀道:“今日既有這許多百姓替虞大人喊冤,其中必然另有原委,你等先將人犯押回,待本官會同王大人重新審理之後,再行定奪。”那監斬官不敢違逆,命人將虞榮林押回,與眾官兵一齊返回府衙。
趙仲謀等五人告別眾百姓,緩緩向府衙而去。行不到一里,忽見前面煙塵起處,十數騎急馳而來,當先一人馳到近前,翻身下馬,向趙仲謀行禮道:“下官贛州知府王建邦,參見欽差趙大人。不知趙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