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頁(第1/2 頁)
果然第二天,群臣上奏摺,擺出各種理由,這南巡宜早不宜遲,該當立馬動身,正好還能趕上江南的好風景……
再一個天子出巡,身邊各種有份量的文臣武將肯定得隨行啊!
這個上奏摺表示,陪王伴駕,忠心不二。
那個寫奏摺說道,身為內閣重臣,自然是陛下在哪兒,他就在哪兒,這樣才好隨時商議國是嘛!
當然了也有大臣慷慨激昂地表示,自己當輔佐太孫,堅守京城,為國盡忠,只是有個小小的請求,家中有兩個犬子,能否讓他們充入皇家侍衛,有隨行保衛天子的殊榮。
司靜航對於這些奏摺,都批得十分爽快。
想南巡的就南巡,想留守的就留守。
求仁得仁,無怨無悔!
然而等到定好的日子,皇子皇孫,文武眾臣景然有序地出了城,行到城外十八里亭。
聖駕就停下了。
眾人都料著老皇帝畢竟年事已高,頭回出遠門,身子骨有些受不住,停下來歇歇也是有的。
身為隨行重臣的呂相,特意步行過來,探問究竟。
只見長亭兩側圍起了長長的幔帳,亭的石桌上擺滿了酒菜,而老皇帝司靜航,就坐在當中的一張桌子前獨酌。
「呂卿來啦?坐吧!」
呂相有些摸不著頭腦,但還是依言坐定。
卻聽老皇帝又吩咐左右,「去將幾位大人,還有皇子們請來。」
「陛下這是?」
若是從前,老皇帝皺一皺眉頭,呂相都能猜個不離十。
可自打老皇帝在後宮裡中過毒之後,性情大彎,做的每一件事,都是那般詭異,讓他壓根琢磨不透。
「待他們來了,呂卿就知道了!」
這位呂相,司靜航才穿過來的時候,猛一看這位相貌堂堂,鼻直口方,像是個清正廉潔的大忠臣模樣,然而再一細看資料,大忠臣遠遠夠不上,倒是能稱一聲權臣,而且還是個極其惜命擅長結黨的權臣。
沒過一會兒,眾人都來齊了。
司靜航就讓眾人就座。
「朕思前想後,未戰先逃,實在是愧對先皇先祖,只怕百年後無顏相見,因此這十八里路,倒讓朕下定了決心,誓要與京師共存亡!」
眾人心裡一格登,差點就哭出聲來。
陛下啊陛下,這都興師動眾,出城十八里了,您老人家又冒出這一套來,總不會是想叫大夥兒跪地求懇,玩那一套心不願但是為群臣所苦勸才肯動身吧?
那您倒是早說呀!大家也能提前想好詞兒,這都什麼時候了還在這兒耽誤工夫呢!
第81章 至尊老頭(16)
雖然老皇帝臨時加戲, 已經打定主意要跟著陛下南巡的眾人,也得咬牙配合,不就是苦苦哀求, 求皇帝以國事為重麼?
「你們不必多說,朕已經下定決心,不過你們先前說的也有道理,為了穩妥起見, 便由眾皇子同各位卿家, 一併南下去吧!若是京城有失,我大晉也還能儲存希望……」
但司靜航並不想看到這些配戲, 直接離座而起,下令調頭轉回京城。
這特孃的可怎麼辦啊?
眾人都是瞠目結舌,無計可施。
眼瞅著陛下的車輦已經開動,他們是跟著陛下回京城,還是跟著眾皇子南下避禍?
沒過幾十息, 各人心裡已經有了決斷。
本來隨著司靜航出城的這些人,就是十分想要保全身家性命的,這會兒就算司靜航給了他們一個突然襲擊,他們在心裡猶豫再三,最後只有個人追向了老皇帝的車輦, 餘下的眾位皇子皇孫, 文武大臣,就都停留在了原地。
呆滯也只是一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