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 以工代賑(第2/2 頁)
幾十萬人每日的消耗,所以感覺上,袁術手中的糧食,還是緊巴巴的。
好在,袁術既然答應了袁耀,三萬石糧食還是給的很爽快的。
袁耀帶著閻象,直接去找到了袁胤,一方面接管了三萬石糧食,另外一方面則是開始往物色施粥賑災的地點。
挑選施粥地點,其實是個很講究的事情,一來不能夠直接在縣城內。
壽春縣雖然被袁術定為國都,但壽春縣城的實際大小,並不大,甚至算不得大型城鎮,遠不如幾個軍事重鎮那麼大。
這壽春附近的流民本就多,若是一旦選擇在城內施粥,那蜂擁而來的流民很有可能讓小小的壽春城壓力變大。
萬一這些流民之中藏匿著一些敵軍的細作,很容易引起一些不必要的麻煩。
顯然袁耀可不想做這種吃力不討好的事情。
其次,他是打著以工代賑的主意,一邊施粥,另外一方面則是要挑選一些年輕力壯的勞動力,上山挖煤。
這淮南煤炭資源豐富,人少了自然無法談論賺錢的事情,所以要讓流民們行動起來,起碼也要招募上萬人,甚至數萬人。
這些人自然不能夠聚集到城中,所以只能在城外進行。
好在,這壽春城外二十里的一座八公山,山上有一座王宮。
王宮修的還算莊重,佔地面積不小,袁耀可以直接暫時借用這王宮,一方面在此地進行施粥救濟,另外一方面這王宮處於半山腰,稍微打探一下附近的山脈,也能夠很快探查到周邊的煤礦所在。
賑災施粥的事情,茲事體大,單憑袁耀自己,自然沒辦法搞定,好在他這一次返回壽春,帶來了一些人手。
有勇士營的三千士卒坐鎮,一來可以維護秩序和治安,二來也可以有足夠的人手分配各種事項。
袁耀分派了一部分人手去給閻象調遣,運送糧食,另外一部分人手,則是由太史慈帶著在王宮的附近搭建粥棚和修建一些臨時居住的木屋。
而袁耀自己,則是帶上了幾十個人,開始滿山遍野的亂竄,打算尋找附近的煤礦資源。
淮南是長江三角洲腹地,淮河之濱,素有“中州咽喉,江南屏障”之稱,地理位置也比較奇特,此地一半是平原地帶,另外一半則是丘陵地帶。
袁耀沿路北上,四周小型的山脈不少,但大多都是殘丘,放眼望去,就是少數的幾座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