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論政(第1/2 頁)
郭嘉摸著小腦袋,驚訝的問道:“殿下何以知道嘉?”
荀彧和戲忠也是同樣的表情。
“三位先生,到書房敘話。”
此時三人才反應過來,面前是一位比郭嘉還年少的少年。
三人來到書房坐下以後。
劉恢對著門口說道:“書房五十步內不允許任何人靠近。”
“諾。”
隨後幾人就看到一些人出現在書房五十步以外,步伐整齊。
荀彧內心非常震驚,因為他從未見過如此動作整齊的軍隊,他從小在世家長大,自認為見多識廣,此時心裡非常驚訝。
劉恢並未理會三人的驚訝,繼續說道:“我首先解答幾位先生的疑問。
文若和志才先生我早有耳聞二位的大才,從你們服裝年齡很容易分辨。
早就聽聞潁川書院有一少年學富五車,生於潁川郭家,和文若先生和志才先生交好,因此冒昧揣測。”
三人聽後笑了笑,戲忠說道“殿下大才,觀察入微,忠拜服。”
劉恢擺了擺手。
“第二個疑問,就是幾位先生恐怕想知道我一個深居皇宮的廢物皇子,如何知道幾位的存在?”
“殿下嚴重了”。三人立即說道,心中腹誹不已,你是廢物,其他人怎麼活?
“不瞞諸位,很早我就收集天下英才的資訊。”
劉恢這句話說得模稜兩可,不過,三人倒是很相信。
“第三個疑問,就是我為何選擇諸位?”
戲忠點了點頭。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想問一下三位如何看待當今天下?”
三人聽完劉恢的話面面相覷。
“幾位放心,今天什麼話都能說,並且不會出這個大門。”
荀彧三人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茶,劉恢對他們衝擊太大了,他們沒想到不到12歲的皇長子居然如此聰慧。
荀彧是對劉姓皇室忠心耿耿,這點劉恢從未懷疑,曹操稱王,荀彧是堅決反對的人,後來落到自殺身亡,有人說荀彧為了名聲,有人說他忠於朝堂,然而在劉恢看來,無論是哪一種情況,荀彧這樣的人都值得交往和信任。
戲忠出身草根,劉恢需要的就是更多這樣的人。
郭嘉是一個放蕩不羈的人,對家族並沒有多少歸屬感,心中是有大格局的人。
幾人互相看了一眼,戲忠說道:“不如殿下談談你的看法?”
劉恢也知道,有句話叫“交淺言深會害己”。
“那我開個頭。
如此下去,大漢離亡不遠了。”
三人聽完心中大為震盪,尤其是荀彧和戲忠,他們長期會論政,會針砭時弊,他們自然知道大漢目前面臨太多的問題了。
“殿下此話是否過於嚴重了?”荀彧憂心的說道
“文若是聰明人,自然能看到大漢現狀。
朝中黨爭不斷,賣官成風,世家豪族各地兼併土地,百姓食不果腹、衣不蔽體,更有甚者易子而食。
這就像一堆曬乾的乾柴,遇到火星就是沖天大火。”
幾人皺著眉頭點了點頭。
“殿下所言的確是實情,據草民所知,朝廷的稅收越來越少,為何?因為土地都進了大戶口袋。”戲忠說道
大漢稅收是按照戶數和人頭收取,這非常不公平。
“為何會出現這種情況?”郭嘉問道
“朝廷需要賦稅養活官員和軍隊,然而賦稅不夠只能不斷增加,平民百姓交不起稅,只能低價賣給大戶,長此以往,這是一個巨大隱患。”荀彧回答道
“不錯,不能實現耕者有其田,那麼天下必將大亂。”
“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