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階級劃分(第2/2 頁)
朝久不開科,陛下突然開恩科。此番又讓新貴來主持,這不是擺明著想透過此次科舉,提拔一批沒有身世的學子?”
“也未必,如今天下不穩,民心浮動。開科取仕,可安撫天下士子之心。”
“話雖如此,但多少有點針對舊貴之意。”
“他考他的,我們推我們的。陛下要選才,咱們做臣子的還能不盡心不成?”
“哈哈,那是那是。”
下座眾人基本上都是江南門閥的人,就算不是,也是巡撫提拔的,如曹恆就是。
這些人倒是對科舉之事態度很隨意,畢竟歷年來科舉取仕,也大多是內舉。
真正寒門出身的極少,就是有高中者,也不會受到重用。大多都是留查,或者補缺一些地方縣吏。
所謂內舉,也就是科舉中,這些門閥會把自家子弟透過內幕,讓其高中入仕。
這種做法極不公平,變相的剝奪寒門學子出路。朝廷對此不是不知,因涉及龐大的門閥利益,當權者也是預設這種行為。
當初永年帝上位後,決心改革。曾經選拔一批寒門學子,如譚文龍,劉宗仁那些。此後,永年帝再也沒有重視過科舉,甚至時隔九年才再次開科。
這次永年帝對科舉的確重視,統治階級與被統治階級矛盾日漸惡化。百姓對朝廷和門閥失去信心,再不提拔一批人才,大梁難以為繼。
“咳咳。”
郭於輕咳一聲,眾人都安靜了下來。
郭於開口道:“陛下要取才,我們就好好辦好這次鄉試就行。咱們要推的人員名單,照舊即可。另外,劉淌是朝廷派來的主考,爾等切莫慢待就是。”
“是。”
“三日後,就是望月樓落成之日。屆時,將會在那裡舉辦一場詩賦比試。彩頭你們也該也聽聞了,這次是由官府與江都富商柳中元舉行。所以支出,也是由柳中元出資。其目的,也是在考試之前,讓江南學子相互之間文學交流,也可表明我們對學子的重視。”
“是。”
“好了,事情已經交代完了,若無其它事,你們就散了吧!”
“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