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頁(第1/2 頁)
我們太太原說要親自來給奶奶請安的,偏巧南邊老家的親戚上京來了,實在不得閒,便打發了我們送來。」
李紈含笑謝過,道:「回去跟你們太太說說多謝費心想著,讓她得了空常來坐坐。」
兩個女人答應著,吃了一回茶,略坐了坐便告辭了。
淡菊將準備好的回禮交予兩人,又一人賞了一匹尺頭,命人好生送了出去。
夏竹掀了簾子進來笑道:「我去瞧過了,那螃蟹極肥極大,一斤只好稱兩三個,足足有四五簍呢,少說也有一二百斤。」
淡菊驚訝道:「一二百斤?這也太多了些,茯苓姐姐從哪裡弄來這麼多螃蟹?」
李紈笑道:「你們茯苓姐姐家裡有好幾十畝
高粱地呢,如今正是蟹肥的時候,別說幾百斤,幾千斤也是有的。」
螃蟹經霜之後才肥,在江南吳越間,一年到頭能在水浜中捉到蟹,但真正講究吃螃蟹,還是要在經霜之後。河蟹至十月與稻粱俱肥,要在農曆九十月間經霜之後,團臍才有滿黃,再晚尖臍才有厚膏。
而京都吃螃蟹卻要比江南要早一個月光景,往往七月間便有滿街賣蟹的,肥美而價廉,八月漸稀,待到重陽,市面上便幾乎見不到了。
在江南,螃蟹都出在江裡、湖裡、盪裡,所謂「魚罾蟹籪」,在江湖邊上是捕蟹的好地方,例如陽澄湖大閘蟹,可謂是人人皆知。
而在京都,螃蟹卻是出在「地裡」的。
李紈以前看書時也十分疑惑,一直想不通地裡怎麼會出螃蟹,直到穿越到了這裡才明白其中緣故。
原來北國天寒,秋霜早降,八月初即有霜,京都南邊有一小縣,與海河相通,然地勢低窪,海河入海不暢,常常造成秋日田中大片積潦,螃蟹從海中沿海河上溯,到秋天高粱紅的時候,爬在高粱地裡吃高粱,人們便可以大量地捕捉,所以說是地裡出的好螃蟹。
及至到了八月底,地裡的莊稼都已收入穀倉,田裡便是一片光禿禿的了,縱有積潦,一般也已退淨,履霜而堅冰至,螃蟹已無處存身了,故而八月蟹最肥,到了九月便極難尋到螃蟹的蹤影了。
夏竹忍不住笑道:「茯苓姐姐素來實誠,想必是怕咱們不夠吃,才特特送了這麼些過來。」
淡菊聞言笑道:「這個東西到底寒涼,不過吃個新鮮,也不能當飯吃,一時半會兒在哪裡吃的完。」
李紈也有些頭疼,想了想,道:「這樣罷,你們送兩簍去壽山伯府,給顏表姐。剩下的兩簍送去廚房,再拿二十兩銀子,叫廚房預備幾桌酒席,晌午後我請老太太和太太賞桂花吃螃蟹。」
淡菊等人答應著,各自去料理。
午後,李紈便請賈母王夫人等賞桂花,笑道:「今早茯苓打發人送來了幾簍肥螃蟹,我想著老太太和太太都是愛吃螃蟹的,咱們小花園裡的那幾株桂花開的極好,便治了幾桌席面,想請老太太和太太賞桂花吃螃蟹。」
賈母等都十分歡喜
,笑道:「倒是茯苓丫頭是個知恩圖報的,時不時便打發人送東西過來。」
王夫人也笑道:「我昨兒還說要請老太太賞桂花吃螃蟹呢,你既有興頭,我們便來湊湊熱鬧。」
李紈忙笑著答應了,一面命人下去預備東西,一面又打發人去請邢夫人、寶玉、黛玉三春姊妹、鳳姐、並尤氏婆媳等人。
不多時,酒席便已安排妥當,賈母等人也都到了,只尤氏因染了風寒,秦可卿要在一旁侍候,都不曾來。
李紈命人煮茶燙酒,又命小丫頭們去取菊花葉兒桂花蕊燻的綠豆麵子,預備著洗手。
眾人各自入座,說笑了一回,獻過茶,鳳姐忙安放杯箸,李紈走過去笑道:「還是讓我來張羅罷,你剛出月子,可不能勞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