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零五節 四面楚歌(第3/5 頁)
並不敢肯定。
李世民暗自皺眉,心道聞喜縣已算是絳郡最南,眼下長平的西梁軍雖未破李玄霸的封鎖攻過來,可西梁軍從雀鼠谷的增援看起來無窮無盡,這樣下去,遲早會把絳郡、河東的唐軍分為三部分。若是讓他們合圍之勢成行,自己在翼城又被孤立起來,不但是他所率部眾,就算是他身後的李玄霸、李神通兩軍,亦是為成為孤軍,如是一來,不又是重蹈幽州的局面?
長孫恆安也是大皺眉頭道:“秦王,形勢有些不妙,我們眼下處在被動之地。我們本來想和他們僵持,但從他們的出兵來看,很快又要對翼城形成合圍之勢。他們若是隻圍不打,同時切斷河東郡和上黨的聯絡,我們和上黨的糧草只怕很快告罄,再無支援,那形勢……實在比在幽州還要惡劣。”
李世民被他說中了心事,沉吟不語。
劉弘基問,“那依長孫先生的意思呢,我們該如何處置?”雖不知道長孫順德已死,但他遲遲不歸,長孫恆安無疑成為長孫家的代表。
長孫恆安嘆道:“當初在西梁軍兵力不足的時候,我其實就想建議主動出擊,不能坐等他們打過來。只是秦王新敗,堅守的策略又是太子提出,我只怕秦王要主動出擊,會讓聖上不滿。”
劉弘基沉默半晌,無奈道:“長孫先生考慮的也有道理,可總是這麼多心思,哪裡能集中心意作戰呢?”
李世民和長孫恆安呆的久了,知道他是左右為難,也是為自己著想,嘆道:“其實大勢已去……”
段志玄一旁大聲道:“秦王此言差矣,想我等河東還有三十萬之眾,關中更是佔據地勢,何以輕言放棄?”
眼下和李世民一起商議的是長孫恆安、劉弘基和段志玄三人,這三人都算是李世民的心腹,是以出言無忌。李世民聽段志玄明是責備,暗中還有一顆不屈的心,也是心下感動。他心中懊喪的很大原因並非是因為西梁軍的強大,而是覺得前途茫茫。這仗勝也好,敗也罷,最終他李世民還不是李淵的兒子……搖頭揮去心中這個沮喪的念頭,李世民心想,無論真相如何,李淵待自己都已不差,再說自己也極想勝過蕭布衣一次,他一直不肯承認,自己會不如蕭布衣!蕭布衣是風雲際會,才有今曰的成就,他李世民總是束手束腳,如今機會再次來到眼前,當然再搏一次!
長孫恆安只看李世民的臉色,見到他臉色忽青忽白,時而沮喪,時而振奮,一時間也不知道李世民到底想些什麼?
霍然抬頭,李世民問計道:“恆安,依你所見,眼下我們應該如何?”
長孫恆安道:“蕭布衣欺我們不敢出兵,這才長驅南下,再攻河東郡。秦王也應該知道,眼下我軍兵力在柏壁、翼城和上黨三地居多。衛王責任重大,也不過分得兩萬的兵士……”李世民聽到這裡,暗想能有兩萬兵力就不錯了,父皇既然已起了疑心,當然不會讓玄霸掌握重兵。長孫恆安繼續道:“這裡都是我們自己人,勿用諱言。河東兵力眼下不過數萬之眾,而且少經硬戰。若是蕭布衣攻打,只怕河東郡要亂的和一鍋粥般。天下如棋,蕭布衣治孤若是成行,勢必形成一條大龍,在翼城,河東、柏壁三地為所欲為,而我們則是益發的孤立,難以扭轉頹勢。其實眼下蕭布衣帶兵入河東,已屬孤軍深入,糧草肯定不足,我們就應該斷其後路,將蕭布衣部圍困在河東郡內,伺機剿殺,這才是當初僵持的目的所在,可不知道太子為何還是按兵不動呢?”
“太子按兵不動,我們卻可以出兵。”段志玄道。
劉弘基苦笑道:“太子背後是關中,當然可以按兵不動,我們背後是大山,還有和我們一樣為難的永康王和衛王,自然不可同曰而語。”
李世民聽著心動,尋思長孫恆安所言很是正確。要知道讓蕭布衣孤軍深入,他們再趁機出兵斷其後路,正是當初商議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