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甘谷(第2/2 頁)
技術人員笑了笑,「栽培條件不同,天椒1號的產量差距很大。眼前的山區臺地,鮮椒畝產能達到3500斤以上。」
鄭元算起了帳,「就算3500斤吧,一畝地產值也能有1400元。」
「也不高啊。」
「老全,這可是山地啊!」
全邦慶說不出話來,這裡的條件確實不怎麼好。
最氣人的是,就算只有3500斤的畝產,也比他合作社裡的200畝辣椒產量高,按照頭茬採摘的量計算,最終畝產只有3000斤左右,足足低了500斤。
天禾的技術人員也笑著說著,
「附近的這幾個村子條件確實差,地形複雜,水資源貧乏,灌溉條件有限,土壤貧瘠,抗禦氣象災害的能力弱。」
「農戶常年以種植小麥丶玉米為主,畝均收入只有六七百元。村上人經常閒著沒事幹,一年的大部分收入都靠外出務工,家庭條件普遍不行,但也因為收入低,農民們更容易接受發展辣椒產業。」
「天禾來了後,新建了許多灌溉設施,同時技術方面,由露天直播改為了覆膜移栽,加強了病蟲害的防控……」
不知何時,現場各自形成了幾個小圈子,一名天禾技術人周邊往往圍著數名種植戶。
「天禾確確實實帶動了農民增收,難怪政府會這麼賣力。」
有人問道:「天椒1號高產能有多少斤?」
「在條件好的土地上,天椒1號早春露地栽培產量能達到5000斤,早春保護地栽培畝產近萬斤。」
周圍人都湊近了些,有人震驚莫名,這產量確實很有誘惑力啊。
而且辣椒也並不是一直賣4毛錢一斤,錯季上市的鮮椒賣一兩元一斤的時候也不少。
那收益可就老可觀了。
人群中,不少人都動了心思。
當然,也有人不屑一顧。
任福現年49歲,幼年時隨父走南闖北,從事貨郎行當,倍受了生活磨難艱辛。
從27歲開始,經營各種生意。
1992年的時候,市場開放,看到家鄉的辣椒爛市,這才開始經營辣椒加工。
2000年,投資了13萬元,建立了辣椒製品廠,去年的年銷售額就達到了20萬元。
聽到天禾的人說起天椒1號的產量,任福大咧咧的說道。
「種子公司的人怎麼都有這毛病,產量吹噓得厲害,但實際上又是另外一回事。」
說到這,任福就想起了自家廠裡生產的辣椒麵和辣椒絲,色澤鮮紅丶細膩爽口丶條紋勻稱。
憑藉著優質的口感,他的辣椒產品飽受客商親來。
每年,本縣的大學生和勞務人員外出時,都要帶上不少,作為饋贈賓朋之珍品,供他們品嚐。
產品供不應求,也讓他更加精益求精,對原料也越來越挑剔。
慢慢的,他總結出了經驗。
「辣椒產量高,口感一般都不怎麼好!」
周圍的人一想,好像確實有道理。
但他們中午時就後悔了。
天禾特意準備了一道菜。
麻辣香氣撲鼻,唇齒留香的螺絲椒辣椒炒肉讓很多人慾罷不能。
獨特的是,在炒制的過程中,天椒1號的顏色逐漸變為誘人的紅色,伴隨著香氣四溢,讓人垂涎欲滴。
而豬瘦肉的嫩滑與辣椒的爽脆交相輝映,讓整道菜品更具食慾。
(本章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