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頁(第1/3 頁)
這年頭, 能在幾十萬人裡考上華清的, 也不會笨到哪裡去,尤其姜家的環境, 雖然姜父薑母總是把他當一個孩子哄著, 可是在那種環境之下,耳濡目染的姜文成,絕對單純不到哪裡去。至少現在華清的子弟,對於將來,也都是有不小的野心的。
好不容易擠過千軍萬馬, 誰捨得到時候就混個溫飽,碌碌無為的度過一生呢。
文學社, 就是那一條捷徑。
江一留在學校短短几天的功夫,也聽了不少關於文學社的傳說,作為華清招人最嚴格的社團,他對於學生的才華, 家庭背景,品德有著極高的要求,能進入文學社的,無一不是學院內的佼佼者。
七十年代的大學生,尤其是華清這樣的學府,除了極少數的校友,其他的畢業生在後世,幾乎都成為了政治名人或是商場大鱷。當初在學校裡就風雲一方的人物就更不用說了,那些智商情商都超群的人,無論在何時何地,都能將自己的人生,安排的妥妥帖帖。
如果進入文學社,那就是一個很好的積攢人脈的地方。
只是江一留還有所猶豫,畢竟除了他們這一屆,前頭三屆都是被群眾推舉出來的工農兵大學生,現在的大三和大四的學長,都經歷過最群魔亂舞的時代,而且在那個時代中,他們中的一部分人,可能還是積極的施暴者。
雖然現在政治開始恢復清明,那些年給他們帶去的影響,也還是不可小覷的。
就江一留這些日子的瞭解,文學社似乎也不太平。
文學社的副社長名叫雷鳴,這不是個常見的姓氏。雷鳴的父親是那些年裡有名的造反派,被他父親批鬥的教授、醫生、政客成百上千,借著識人眼色,溜須拍馬的本事,一路從普通的政府幹事,一路晉升到縣長秘書,市常委,再到副市長。
雷鳴很好的繼承了他父親的性格,在上中學的時候,就聚集了一幫同齡的擁躉,在學校裡搞遊行,在大街上搞遊行,在文革最激烈的時候,還帶著一幫學生乘著火車來到都城,因為他的&ldo;熱忱、積極&rdo;,還作為學生代表,被主席接見過。這也是雷鳴最得意的事。
雷鳴的父親有著極高的政治敏銳性,在四人幫倒臺之前,就想好了自己的退路,借著在那幾年積攢的財勢,搭上了一個老首長,加上那些年,他做的那些事在那個年代屬於常態,不僅沒有受到任何批評處罰,反而官升一級,當上了他們那的市長。
雷鳴和餘英同為文學社的成員,作為兩個截然不同的家庭出來的孩子,兩人的矛盾從一開始就存在了。
餘英因為父親的緣故憎雷鳴這樣的家庭,而同樣作為社長的競爭對手,雷鳴也不喜歡那個處處壓他一頭的女人。在他看來,女人就該和他媽一樣相夫教子,像餘英這樣爭強好勝的女人,活該她老公受不了她。
在競爭之初,雷鳴還是稍占上風的,畢竟餘英的父親是她的短板,可就在競選到了白熱化的階段,餘英的父親平反了。原本的劣勢沒了,兩人的爭鬥還是以餘英的獲勝為結局,雷鳴則是以微弱的差距,屈她一級,成了副社長,現在文學社裡,就是他們兩人的二分天下,其他社員基本也分為兩派,各有各的支援物件,雙方勢均力敵,誰也壓不倒誰。
如果江一留今天應下餘英的邀請,就意味著他現在就自動站到了餘英那一個派系,以後自然會有數之不盡的麻煩纏住他。即便他看不上雷鳴的為人,可也不想在羽翼未滿之初,就招惹上一個在華清紮根已久的人物。
江一留只想平平靜靜地度過大學四年,不想陷入這種複雜的關係中去。
&ldo;江同學可以好好思考一下,並不一定要急於做決定。&rdo;餘英看到了江一留眼裡的猶色,在她看來,江一留的年紀畢竟還太小了些,有些事情,恐怕要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