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定朝局(第2/7 頁)
為了一己私慾,不願臣女平衡各方勢力,故而誣陷臣女。陛下聖明,還請陛下明察。”
皇帝仔細看著那些證據,臉色愈發陰沉。良久,他緩緩開口:“朕知道了。這些權臣結黨營私,朕也早有察覺。朕念你一片忠心,且你所做之事的確對朝局穩定有益,朕便不再追究此事。只是,你日後行事也需更加謹慎。”
嫡女鬆了一口氣,再次行禮謝恩。經此一事,她在朝堂上的地位反而更加穩固了一些。那些新興勢力看到她如此有能力應對危機,對她更加敬佩,也更加積極地配合她穩定朝局的舉措。
隨著稅收制度的重新調整,百姓們的生活負擔減輕了許多,民間一片喜氣洋洋。農田裡,農夫們辛勤勞作的身影更加積極;集市上,商業活動也日益繁榮。而邊防建設在她的推動下也有條不紊地進行著,堅固的城牆和訓練有素計程車兵讓邊境安寧了許多。
但嫡女並未滿足於此。她意識到,朝堂的長久穩定還需要從教育入手,培養更多有識之士和忠誠於國家的官員。於是,她向皇帝提議在全國範圍內建立更多的學府,廣納賢才,不論出身貴賤,只要有學識和才能就可入朝為官。
皇帝對這個提議十分讚賞,當即下令施行。這一舉措得到了許多寒門子弟的擁護,也讓朝堂之上漸漸湧入了新鮮的血液。這些新官員充滿激情和創新思維,不像那些老臣那般保守和充滿算計。
然而,外部的威脅卻在這個時候突然加劇。鄰國聽聞這邊進行改革,擔心這邊國力增強後會對他們不利,於是開始在邊境頻繁挑釁。嫡女再次挺身而出,她憑藉著自己對周邊國家的瞭解,建議皇帝一方面加強外交手段,與其他友好國家聯合制衡,另一方面在軍事上積極防禦,準備好應對可能的戰爭。
皇帝採納了她的建議,派遣使者前往各國。嫡女也親自前往邊防,視察軍事防禦情況。在邊防營地,她看到士兵們在艱苦的條件下依然堅守崗位,心中滿是感動。她將自己帶來的物資分給士兵們,鼓舞士氣:“諸位將士,你們是國家的脊樑,是百姓的守護者。如今外敵環伺,我們定要齊心協力,保衛我們的家園。”
士兵們高呼萬歲,士氣大振。而嫡女也在邊防與將領們共同制定戰略,準備迎接即將到來的挑戰。她知道,這是穩定朝局道路上的又一個巨大考驗,但她相信,只要上下一心,就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
在朝堂後方,她的那些朋友們和下屬們也沒有閒著。他們積極籌備物資,確保邊防的供應不斷,同時在民間宣傳愛國思想,讓百姓們支援前方的戰爭。整個國家彷彿一臺巨大的機器,在嫡女的帶動下,各部門緊密協作,為了應對外部威脅而全力運轉著。
在嫡女和將士們的精心準備下,邊境的防禦固若金湯。鄰國幾次試探性的進攻都被擊退,損失慘重。這使得鄰國不得不重新審視這個原本以為有機可乘的國家。
外交方面也取得了顯著的成果。與一些友好國家的聯盟逐漸穩固,形成了對挑釁鄰國的強大威懾力。這個國家在國際上的地位開始提升,許多國家都開始主動尋求貿易往來和外交合作。
回到朝堂,嫡女又將目光投向了國內的經濟發展。她深知,僅僅依靠農業和傳統商業是不夠的,需要鼓勵創新和發展新興產業。於是,她召集了一批有商業頭腦和創新思維的人才,包括一些新興勢力中的佼佼者,共同商討發展計劃。
他們決定在沿海地區建立貿易港口,吸引外國商人前來交易,同時引進國外先進的技術和農作物。在國內,鼓勵工匠們改良生產工具,提高生產效率。對於一些新興的手工業,如紡織業、陶瓷業等,嫡女建議朝廷給予一定的扶持政策,減免稅收,提供低息貸款等。
然而,這些變革並不是一帆風順的。傳統的商業家族和一些保守的官員認為這些新興產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