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奇怪的學問(第2/3 頁)
騷之作,以及當地風土人情和地方特產介紹,對你快速瞭解整個古蘭國,有很多幫助,所以許多地方都將這本書當成啟蒙書籍。”
“不過大多教書先生,都只會照本宣科,沒有掌握這本書的精髓,說得雲裡霧裡,並不十分透徹。於是我特地選擇了這本書,來當你學習的開篇之作,你以前應該學過吧,能否講一下你的心得?”
“沒有,我以前學的書都是三叔公給我的,他說只要學好了那些書裡的知識,便能一通百通。所以我不但要會讀會背,還要寫下來。不過我看村裡其他小孩,學的可和我有些不一樣,我也不知道怎麼回事,也許是他老人家另有打算吧。”王若從未聽過這個書名,覺得有點奇怪,心底也閃過一絲疑惑。
不慧腦海中立即出現了那個左溪村裡,那個酸不拉幾的老頭子,總是一副搖頭晃腦的呆書生模樣,不禁有些好笑。
左溪村是一個特別偏僻的小村子,裡面能有這麼一個勉強識字的老先生,已經是不錯了,哪裡還能要求他有多高深的學問呢?只要能讓孩子們都認識一些常用字,不至於長成一個大老粗,就已經謝天謝地嘍。
不慧想到這裡,暗暗點點頭,猜想大致應該是這個樣子的。於是便又問向王若:“那你三叔公以前,都教了你哪些知識啊,說來我聽聽。”
“哦,好的,三叔公教給我的也不多,只有五本書,分別是《鴻蒙經》、《天地問》、《太虛吟》、《紫府篇》以及《如意策》,從五歲便開始學習,基本上兩年學習一本,現在應該是要學習其他的了,可惜他老人家不在,否則又要拿出什麼稀奇古怪的書籍來了。”
王若想起第一次學習《天地問》的時候,怎麼也理解不了書中的意思,只好用了半年的時間。將全文識遍並背誦下來,卻偏偏三叔公天天都要問他,對這本書的理解如何,他直接是頭腦發懵,只好胡亂說一通。
有時說得讓三叔公大呼妙哉,只可惜更多的時候,卻是大罵狗屁不通,氣得鬍子都翹起來。想到這裡,王若突然有了一種很是懷念的感覺,不知道他老人家現在在幹什麼,是不是還躺在院子中呼呼大睡?
不慧聽見王若說起以前學習的東西,剛開始還是笑意盈盈,不過當聽完這幾本書的書名後,禁不住一臉茫然,然後眉頭一皺,在腦海中苦苦思索相關書籍,竟然找不到一本是自己讀過的,這不禁讓他大吃一驚。
要知道在古蘭國最盛名的大相國寺裡,他可是在藏經閣呆上一個多月的,閣中除了大量佛經之外,還特地闢出一個偏室,專門擺放著一些經典經史著作,那些可都是從古蘭國甚至其他地方收集而來的,可竟然沒有一本是王若說過的書籍。
如果有一本兩本沒有記載,那也算是正常之事,畢竟有很多文人騷客,茶餘飯後喜歡舞文弄墨,將一些自己的見解,和途聽道說的故事編纂成冊,小範圍的傳播,或是自己留在家中細細品味,留作孤本。
但若是一連五本都沒有記載,甚至連聽都沒有聽過,那就只有兩種可能了,一種是這些書,全部是這個三叔公自己所作,為外人所不知;一種是這些書都是名聲不顯的絕世孤本,世人求一而不可得,以至於流落民間,差點滅失。
問題是第二種也不太可能啊,怎麼會有五本孤本的書,都落在一個糟老頭的手裡呢?不慧搖了搖頭,認為還是第一種的可能性更大一些,便也暫時放下心中疑惑,對王若說道:“看來你這個三叔公,也是非常有才華之人,你將這書中的原文背誦一段給我聽,讓我也瞭解瞭解。”
王若見不慧竟然不知道自己學過的東西,覺得有些意外,不過也並未過多糾結,就隨便將其中《天地問》的一段隨口背出。
不慧凝神靜氣,仔細聆聽,先是臉現驚喜之色,隨後又雙眉緊蹙,似乎有些疑惑不解之處,一會又似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