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頁(第2/2 頁)
個長江流域兩岸漁村的情況來說,全面禁漁在這個時候根本就沒辦法實施,我曾聽一名研究環境的科學家說過,當環境保護和生計起了衝突的時候,生計永遠排在最前面。
為此,百子溪自然保護區稀有魚類研究基地在研究保護環境和魚類的同時,也同時開展了漁村村民的生計研究工作。
百子溪科研人員賣房集資300餘萬元於金沙江畔野梨村開辦了養魚場江上漁,展開了以魚養漁的專案研究。?
第207章 出圈
解決了村裡大部分漁民的工作需求,目前年產塘魚十五萬斤、水庫魚二十萬斤、稻田魚十萬斤左右。
其中普通經濟魚類二十一種,稀有經濟魚類九種,漁村年純收入已達兩百多萬,再加上村裡其他專案設施的收益,目前野梨村已經徹底摘掉了貧困山村的帽子,近兩年內,再無一個漁民下江。
受野梨村影響,附近沿江村落也開啟了創業模式,今年新增養魚場十二處,農家樂六十餘所,畜牧養殖到土地流轉,荒山種植到山河造景,昔日的貧困漁村開啟了積極自救模式,整個金沙江已經在悄然發生變化。
就今年夏季下江捕撈的漁民和去年同期相比,已經減少了三成,如果按照這樣的速度繼續發展下去,漁民們得到了能夠維持生計的工作,就會大量減少捕撈,給江河喘息的機會。
江上漁並不是唯一的成功案例,早在三四年前,位於長江中游的流雲漁鄉就已經遞交了以魚養漁的完美答卷。hr
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傳送門: ||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