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八王之亂,中原淪陷(第1/3 頁)
司馬炎聽後,失神的跌倒在地。
嬴政則在聽到他生前最擔心的異族入侵問題,竟在晉朝上演時,板著臉問道:
“我不是給你們這些後世人修了長城嗎?靠這長城難道還擋不住那些草原莽夫嗎?”
楊堅透過服飾和交談,已經將眼前四人的身份都猜到七七八八了。
“想必這位就是功蓋千秋一統華夏的秦始皇了!後輩有禮了。”
楊堅從黃金棺中走出後,謙恭的朝嬴政行了一個禮,隨後繼續說道:
“五胡分別是匈奴、鮮卑、羯、氐、羌五族。除了鮮卑以外,另外四族都是起於長城之內的。”
“長城之內?這是何意!”
“西漢武帝攻破匈奴後,匈奴分裂為了兩支。一支北遁大漠,而另一支南匈奴則投降了漢朝,被武帝安置在河套一帶。”
“及至漢末三國,大漢丞相、曹魏武帝曹操又將匈奴拆為五部,安置在平陽、上黨一帶。”
“等到西晉惠帝登基,由於其痴傻無能,底下的宗王們開始爭權奪利,互相攻伐!中原之兵就這樣平白的消耗在內亂之中!”
“在成都王司馬穎掌權後,因不敵藉助烏桓、鮮卑之力的幽州軍閥王浚,便想讓匈奴左賢王劉淵為其說服五部匈奴來投。”
“劉淵趁此機會脫離掌控,率領五部匈奴自立,建立漢趙。其子劉聰率軍攻破洛陽,俘獲懷帝,滅亡西晉。”
“此後中原淪陷,各方軍閥亂戰,你方唱罷我登場。”
“其中有起於農民軍的羯族石勒,滅亡漢趙,立國後趙。”
“在其死後,又有氐人苻堅,羌人姚萇,慕容鮮卑等外族勢力稱霸一方。”
“最終,生活在北方草原的拓跋鮮卑南下,統一北方,建立北魏,和南方劉宋對峙。五胡十六國也由此進入南北朝時代。”
聽到這裡,劉邦氣憤的叫罵道:
“我大漢亡了,這些異族都被壓得老老實實的!咋你大晉就這麼拉胯!”
“你司馬家還真是‘團結互愛’,‘兄友弟恭’啊!”
“呵!真是一群廢物!”
劉秀則出言問道:
“國難當頭,就沒有我漢人英雄站出來挽救危局嗎?”
楊堅則笑出聲,指著坐在地上陷入絕望,雙目無神的司馬炎,輕蔑的說道:
“他爺爺司馬懿先是洛水背誓,殺盡了投降讓位的曹爽一族!”
“他老爹司馬昭又派人當眾把主君曹魏皇帝給捅穿了!”
“一家子不忠不義至此,還想要什麼英雄豪傑站出來匡扶他司馬家!”
劉秀皺眉,這司馬家還真是憑一己之力,拉低了整個中原的道德底線。
想當年,自己為了勸降洛陽守軍,可是親自對著殺兄仇人朱鮪,指著洛水發誓:
“河水在此,吾不食言!”
司馬家的這一番操作,還有什麼仁人志士敢相信他們?
信任崩塌之後,費盡萬難也無法彌補。
於是劉秀繼續問道:
“北方軍閥如此亂戰,而司馬家又疲弱至此,南方就沒有有為之士,取而代之,乘勢北伐嗎?”
換我來,司馬家和北方異族,全都給他揚了!
“北方混戰的同時,偏安江南的東晉權貴們也為了一己之私鬥成了一鍋粥。”
“倒是出過祖逖這種一心北伐的英雄,卻最終因朝廷內鬥而憂憤離世。”
“後來者北伐多是為了以功攬權,最後透過北伐建立功業的劉裕就是憑此建宋的。”
此時一旁表情嚴肅的嬴政意識到了什麼,於是眯起眼睛問道:
“你說你的隋朝是繼承至北周,而北朝是由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