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頁(第1/2 頁)
第76章
趙王在漠北的生活稱得上愜意, 皇帝那邊就很難受了。
趙王離京的第二月,滿朝文武已經成了涇渭分明的兩派。
支援和解與支援攻打漠北收回封地兩派。
以柔嫻大長公主駙馬為首,半數人站在了他身後,開始早朝每日一勸。
大長公主一派一出馬,說服了不少老臣。
如今僅剩的那點中立派, 夾在這兩隊間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陛下, 如此僵持非長久之計, 倘若惹怒趙王,屆時幾十萬大軍兵臨城下, 百姓生靈塗炭不說,我們出兵也是個問題。」
皇帝怒, 「難道我們泱泱大國, 連漠北那點地方的兵力都比不上?」
「人雖多,但漠北士卒悍勇, 以一當十。而我們的虎賁軍、疾燕軍都是當初劉家人一手帶出的,劉家人在軍中威望陛下也知,他們倘若與趙王殿下對戰, 恐怕不會出全力。」
「那就換人!」皇帝猛得站起,冕旒搖晃, 「換兵!換將!朕就不信我們沒有可用之人!」
這倒不是不行,事實上, 站在皇帝角度來看,還是個挺好的辦法。
但泰半臣子互相悄然對視,俱看到了眼底的不情願。
唉, 趙王造反是遲早的事,都很明顯了。
陛下當初不直接除掉禍患,而是一味用把人鎖在京城的方法壓著,哪能不出事。
如今真出事了,他們也不大想管了。
思及大長公主那些門客前來遊說的話,眾人目光閃爍。
此時,真正站在皇帝這邊的人寥寥無幾。
皇帝頭疼,冕旒晃得更厲害了。
眼見許多人言辭閃躲,看也不願看他,氣得把奏摺一砸,滿殿洋洋灑灑飄了紙張,「你們平日,一個個能言善辯得很!讓朕勤政、勸朕減稅、叫朕不要做這不要做那,你們呢?關鍵時刻連為朕分憂都不能,朕要你們這群人有何用!」
他坐回龍椅,氣得滿臉通紅,半晌又道:「儘是些尸位素餐之徒……」
葛太傅嗤笑,論尸位素餐,當屬馬、何兩家排在前列,這皇帝如何好意思。
想到英年早逝的兒子,葛太傅早已沒有任何忠君愛國之心。
更何況,趙王才是先皇真正的嫡出血脈,更加名正言順。
昨夜夫人柔嫻還在懷中低泣,一家人本來幾乎要癒合的傷口被再次撕開,葛太傅眸光愈發冰冷。
文相終於緩緩開口,道:「尸位素餐並非臣意,亦非臣披上這身官袍之心,臣無法為陛下解憂,只能主動請辭,望陛下恕罪。」
說罷,他取下官帽,解下官袍,脫下長靴,僅著寬大的白袍叩首離去。
在文相之後,又有五六位同一派系的官員跟隨其行為,一同離開。
皇帝愣住了,其餘人更是目瞪口呆。
就這樣……走了?
怔愣過後,皇帝心中怒火升騰。
朕不過隨口抱怨一句,文相就有如此大的怨氣,可見平時心中對朕就有很多不滿!
他走了又如何,少他一個人,朕這早朝難道就不能繼續了不成,朕的皇位難道就沒有人輔佐了不成!
熊熊燃燒的大火將皇帝心中那些悔意和慌亂暫時擠到了一旁。
他大手一揮,陰沉沉道:「走便走了!還有誰,自認和文相一樣,才不配位的,都可離去!」
有些人本就在觀望皇帝的態度,此話一出,頓時又有好幾人接連取下官帽離開。
朝堂頓時空了一半。
倒是葛太傅那些人還老神在在地站著,絲毫不為所動。
甚至還有些想笑。
不用他們出手,皇帝就能自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