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頁(第1/3 頁)
但現在,因為早有準備,這猛攻之勢還未開啟,就被城牆上的攻擊阻住,接下來就更是寸步難行了。
而固原城裡,代替王安留守的楚不凡和陳慶一邊聯手對敵,一邊還能從容安排人手,往附近的各個城池以及京城送戰報。固原的城牆雖然並不高大,但身為軍鎮,修築時卻是花了不少心思,並不會那麼容易打破。而以城牆為依仗,兩批人馬換著班防守,又有足夠的弓箭武器,足以將這座城池守上個月。
日夜兼程,固原的戰報不過七八天功夫就送到了京城裡,而此時,京中關於誰人出戰的爭執,也進入了白熱化階段。
這一日早朝,朝臣們照例在皇帝面前爭得面紅耳赤,各個都覺得自己推薦的人選更為適合,希望能夠說服皇帝。
‐‐不是他們不想用更體面的方法,而是送上去的奏摺幾乎全部留中,根本摸不清楚皇帝的心思,所以只能出此下策了。
然而高臺御座之上,李定宸聽完所有人的陳詞之後,卻是淡淡開口,&ldo;此戰於我大秦至關重要,草原各族同氣連枝,不會只有目前這一點聲勢。一旦戰火全部點燃,只怕會遍及北邊諸地,屆時須得各路人馬齊心協力。若是居中負責之人身份不夠,只怕難以排程清楚。諸卿之意朕也已經盡數知曉,但這些人選只怕都難以壓服軍中那些刺頭。萬一出了差池,你們可擔當得起?&rdo;
這話雖然有些危言聳聽之意,但也的確是暫時震懾住了朝臣,他們沉默著交換視線,都有些不明白李定宸的意思。
最後,三位閣老在所有人的期盼下出列問道,&ldo;那依陛下的意思……?&rdo;
李定宸下巴微微一抬,鄭重道,&ldo;本朝歷代先祖,多有戰功赫赫之輩。朕每每追慕太-祖、太宗及世宗皇帝生平種種功績,心實慕之。朕雖不敏,不敢與先人比肩,但亦想略盡綿薄之力,不負列祖列宗所託。‐‐朕欲御駕親徵,不知諸卿以為如何?&rdo;
第122章 皇后聽政
彷彿晴天一聲霹靂降下,原本還在為各自的打算爭執不休的朝臣們都驚呆了。
雖然他們都已經習慣了李定宸的任性衝動和不按常理出牌,但無論如何也沒想到,他能異想天開到這個地步。
大概是這個訊息的衝擊力太大,所以他們一時都有些說不出話,短暫的愣怔之後,回過神來,就開始尋找自己平日裡交好的同僚交換視線,一時拿不準該怎麼回應。
直到首相杜卓華第一個開口,&ldo;陛下……&rdo;
&ldo;萬萬不可的話就不必說了。&rdo;李定宸擺手,&ldo;我大秦歷代君主,無不是允文允武,身先士卒,這才打下了偌大江山。朕既然繼承大統,自然也該將己身置之度外。&rdo;
&ldo;……&rdo;不知道多少老臣聽到他這番話,都忍不住在心裡腹誹世宗皇帝李長聿。
太祖與太宗都是開國君主,那時天下徵戰不休,山河滿目瘡痍,就算貴為帝王,也還是要親自上陣殺敵不錯,但至順寧末年,天下已然被平定,又經仁宗皇帝二十載勵精圖治/休養生息,已有盛世之象。
按理說,接下來就應該是繼續守成,穩固這片先人們打下來的江山。結果就出了個李長聿,他跟父祖的性情都截然不同,少年時就顯露出勃勃野心。因為仁宗皇帝晚年身體不好,所以他一直以皇太孫的身份監理國事,到繼位時,朝堂已經盡在掌控。不知道是不是在宮中拘的時間太長了,總想往外跑。
從永初三年到永初四十年,三十多年間,他每年在西京皇宮居住的時間都不超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