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第1/3 頁)
&ldo;中國今日欲建設機器廠,必以先立普通基礎為主,不宜專以供特別之應用。所謂立普通基礎者,無他,即由此廠可造出種種分廠,更由分廠以專造各種特別之機械。簡言之,即此廠當有製造機器之機器,以立一切製造廠之基礎也。&rdo;
可見容閎雖與李鴻章的&ldo;覓制器之器&rdo;同調,但容氏特別強調&ldo;立普通基礎&rdo;之工廠,因為有了這個基礎後,可以造槍炮子藥,可以造輪船,更可以造各種機械,這比之曾、李等人強調&ldo;特別之應用&rdo;的軍火生產要高出一籌。容閎的主張得到曾國藩的贊同,撥款68000兩,派容閎赴美購買先進的機器裝置。容氏於1863年10月出發,經英國倫敦於1864年春抵美。經多方洽談,終於與樸得南公司訂約,由該公司按&ldo;製造機器之機器&rdo;標準承造,於1865年運抵上海。
在曾國藩派容閎到美國訂購&ldo;制器之器&rdo;的同時,李鴻章正在為蘇州炮局&ldo;所購機器未齊&rdo;以致未能製造輪船長炸炮等物而發愁,委派人員到上海覓購機器。李鴻章為什麼要在上海購買現成機器裝置?他認為託洋商回國代購,&ldo;路遠價重,既無把握,若請派弁兵徑赴外國機器廠講求學習&rdo;,也不一定能馬上奏效。所以他說:&ldo;不若於就近海口,訪有洋人出售鐵廠機器,確實查驗,議價定買,可以立時興造,進退之權既得自操,尺寸之功均獲實際。&rdo;於是飭派當時升任上海海關道的丁日昌覓購,丁氏終於找到了設在虹口的美商旗記鐵工廠。該廠為洋人在上海較大的一座機器廠,裝置也較先進齊全。李鴻章說:&ldo;此項外國鐵廠機器,覓購甚難,機會尤不可失&rdo;,飭丁氏迅速定議。丁日昌聯絡了歷遊外國多年、熟習洋匠、因案革究而贖罪心切的海關通事唐國華,與同案的已革扦手張燦、秦吉等人,集資40000兩,買下了旗記鐵廠。另有其他物件如銅、鐵、木料等作價20000兩。故實際是化了60000兩銀子。價錢不能算貴。有的研究者說李鴻章用高價買了一座廢舊鐵工廠,這是不符合實際的。應該說,丁日昌所買的這座鐵廠,機器較精而非廢舊,價格公道而不算昂貴。
李鴻章買定旗記鐵廠之際,正是容閎在美所購機器運抵上海之時,兩者合併一起,加上蘇州洋炮局中丁日昌、韓殿甲經營的兩車間,就成了當時規模最大的機器廠了。此廠名為&ldo;江南製造總局&rdo;,亦稱&ldo;上海機器製造局&rdo;。廠址本在虹口旗記鐵廠原址,因虹口被美國佔為租界,侵略者反對中國在那裡製造軍火;又因&ldo;廠中工匠繁多,時有與洋人口角生事,均不相宜&rdo;;另一方面,為了不斷擴大規模和修造輪船,既需有發展餘地的地界,也必須擇一濱江處所。於是選擇城南高昌廟濱臨黃浦江的地方,於1867年江南製造局遷往該處。開始圈地70餘畝,1870年擴大到400餘畝,即今之江南造船廠原址。另外,在總局附近又買了一些零星土地設立分廠。
江南製造局在籌建時,雖主要是為了製造軍火,但既注重於&ldo;制器之器&rdo;,就不專注於軍火,而要求能製造各種民用器具。這一點,李鴻章在購置旗記鐵廠時即已講得很明確,他上奏清廷說:
&ldo;機器製造一事,為今日禦侮之資,自強之本。……抑臣尤有所陳者:洋機器於耕織、刷印、陶埴諸器皆能製造,有裨民生日用,原不專為軍火而設,妙在借水火之力,以省人物之勞費,仍不外乎機括之牽引,輪鑿之相推相壓,一動而全體俱動,其形象固顯然可見,其理與法亦確然可解。惟其先華洋隔絕,雖中土機巧之士,莫由鑿空而談,逮其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