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規劃穎秀(第1/2 頁)
盡興之後,三人帶著微醺離開酒吧,騎車回家。
第三天,按蘇瑾計劃好的行程,乘坐大巴去了都江市,參觀都江-堰以及大熊貓繁育基地。然後傍晚登上了去往蘇瑾老家,也是蘇瑾爺爺奶奶現在常年居住的地方--穎秀鎮。
得知孫子孫女帶朋友回老家,兩位老人提前一天趕了回來,收拾好了兩間屋子。
蘇瑾老家的房子依舊是三層自建房,看著應該是青磚加預製板結構,院子相對比錦城的要大上一倍,院子裡一半栽了各種蔬菜,一半則是各類花卉,五一期間,葉子青翠,各色鮮花怒放,一副幸福美滿的院落景象。
安頓好住宿,馬龍陪著老爺子在樓下喝茶,老爺子生於斯長於斯,後來上完大學又回了鎮上,從普通老師開始,然後校長,一直做到縣教育主管職位上,前年退休回到老家居住,可以說幹了一輩子教育工作。
而對於兒子兒媳,老爺子就沒要求他們一定回來,所以定居在了錦城。蘇瑾小時候是在鎮上長大,也在爺爺奶奶教導下上學,上了高中才去了城裡。
“那全鎮總共有多少人呀?土地多不多?有啥特產水果沒有?”
提起這個,老爺子立馬提起興致,介紹起來也如數家珍。
“我們鎮人口不多,大概一萬五左右吧,土地按人均來講倒是不少,不過大部門都是山地,平地不多。要說這特色水果呀,咱這有三寶:甜櫻桃、脆李子、香杏子,都好吃的不得了。有的還栽些蘋果樹,蘋果也比別處的好吃,咱這裡陽光充足呀,再加上日夜溫差大,很甜的。”
馬龍瞭解這些,是真心地想為這個十幾年後的不幸地區做些什麼,但總不能直接告訴他們某年某天某時刻會發生什麼吧,所以得找好理由,引導著為數不多的人們遠離泥石流地區。若是不知道也就罷了,既然知道,還有這個能力,更是蘇瑾的家鄉,更加義不容辭了。
“爺爺,還有個事情,我有個親戚,以前在各地捐建了不少中小學,我看咱這的人也不多,我可以聯絡下,能否給這裡建幾所學校,然後把學生集中一下,您看可行不?”
“噢?當真能成?咱這裡雖然歷史悠久,可交通確實不便,百姓生活水平不高呀,zf也沒啥餘錢改造學校,若是真的能成,這可是給咱這做了一件功在當前利澤千秋的大好事呀!”
老爺子一聽都激動了,拉著馬龍的手都有些顫抖,教育是他一輩子的工作,改善學習環境也是他多年的願望,但努力多年,無奈經濟實力有限,所以改善不多。
“另外呢,我聽說有人想承包山區土地栽種特色水果,我可以聯絡下,若是可行,就可以把山裡的人家給遷到鎮上來,把村裡的土地全部種植水果,這樣的好處有幾個,一呢,可以把學生集中,利於學校集中建設,還能提高教育水平,二來,人們都集中在鎮上,有利於咱的城鎮發展建設,反正就這些人,都在鎮上也顯得繁榮點兒是不?”
“這不現實呀孩子,俗話說故土難離,讓他們遷移到別處,從心理上來說就很牴觸,這是第一個難處,第二呢,遷到鎮上來,他們也沒地兒住呀,雖說有人往城裡去,鎮上有些空房子,可他們都過來也住不下呀。
再者即便有房,他們也買不起呀。第三個呢,他們真的住過來了,可他們沒土地了,也就沒糧食了,那人們吃啥?用啥?沒收入過不了日子啊!”
老爺子也是做了多年的管理工作,有經驗,接地氣,想的也很全面務實。
“爺爺說的是,咱一步步來,畢竟我家在京城做點生意,認識的人多些,我回去後多打聽打聽,萬一有辦法呢?”
一番聊天下來,老爺子很是欣慰,旁邊沏茶的蘇瑾眼裡也冒出了小星星,不管能做到什麼程度,至少馬龍是有愛心的,為了自己家鄉也在努力想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