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第2/3 頁)
,最後煲碗雞湯。起初看著還挺有意思,看多了,就跟陳詞濫調似的空白乏味。
她悄悄看了眼小師父,見他沒注意這裡,偷偷從書架上換了本書下來。倒也不是了了怕他,主要是他看見了,肯定得說她調性不佳,沒有恆心。
口舌之爭,還是能省則省。畢竟,她從沒在裴河宴這討到過什麼便宜。
不料,這本更無聊了。
它記載了有史以來有名有姓的高僧如何修行圓滿的故事,了了看著滿篇的圓通、惠通、靈通等各位大師的法名,支著下巴大大地打了一個哈欠。
她默默地又給自己換了一本。
這一次她嚴謹了些,認真地看了眼簡介。
“佛教高僧教你擺脫無意義的忙碌,獲得心靈的寧靜……”
不好,她現在就挺寧靜的。
“新時代的通達佛法與減輕生活壓力的智慧,幸福的根本在於本心……”
看著就很深奧,她還是別浪費時間了。
“越不怕死,活得越好。一心一意,才是修行佛法的本源。”
了了皺著眉,苦大仇深,她不怕死也沒活得很好啊。
“你是在看書,還是在掃塵?”終於看不下去的裴河宴,從書桌上抬起頭,看向她。
她可能以為他沒看見就不知道她那邊的動靜,也不想想她搬書換書時發出的聲音,在安靜的環境下有多像噪音。
掩耳盜鈴不外如是了。
了了一手搭著書架,一邊扭頭看他:“可這些書都不適合我啊。”它們就差在書皮上寫著“你別碰我”四個字了。
裴河宴捏了捏眉心,視線從了了身上滑過,落在書架上找了找:“你左手邊第五排的第八本。”
了了順著他說的去找,“這本嗎?”
“對。”裴河宴說:“你拿過來看。”
好,這就是不讓換書的意思了。
她撅了撅嘴,乖乖地拿了書走到書桌前她的位置上坐下。
這本書的封皮有些舊了,了了起初以為外面這層紙皮就是它的書封,可前後都翻了一遍,既沒找著書名也沒找著作者落款,更別提出版資訊了,整一個就是二無產品。
她不信邪,翻開扉頁,第一頁是手寫的目錄名單,第二頁就直接開始了正文內容。她目瞪口呆,可
看著書頁上的宋體字,又是規規整整一目瞭然的印刷字型,完全不像是粗製濫造的盜版書籍。
了了想問又不敢問,抬頭見裴河宴在整理資料,默默歇了搭兩句的念頭,悶頭看書。
很快,她就發現了這本書的玄妙之處——它是由很多本書拼湊起來的。
上則故事還在講千佛石窟的由來,下一則就是捕風捉影的人物野史。上下並不銜接,也沒過渡起承,難怪跟二無產品似的……
唯一有關聯的,可能就是歷史發展順序。
原來這是一部南啻國史啊。
她看得津津有味,直到書中夾了一篇關於啻蠻的豔史。
“相傳,南啻末期,啻蠻痴迷一位由古胤朝前來南啻講經論法的高僧,無宴法師。併為其大興土木,網羅經書佛寶,因此導致民不聊生,百姓哀聲載道,最終滅國。
而褻瀆神明,玷汙佛子,也成了啻蠻桀驁不馴的最大原罪,始終受世人詬病。”
了了疑惑地嗯了一聲,抬頭看了看屋頂,又低頭看了看地板。
大興土木,興的是浮屠王塔?
網羅經書佛寶……她默默轉頭看向書架,不會就是這些吧?
那多少有點磕磣啊。
裴河宴見她看著看著又走了神,那腦瓜子轉得跟風扇似的,便輕移了一下鎮紙。
一聲震響,不輕不重,足夠把她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