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頁(第1/2 頁)
其次,頒布天眷新制,深化官制改革。天眷元年(1138年),頒布的新制,一是增設平章政事和參知政事,作為宰相和副相的助手,以加強相權;二是設立御史臺,監督百官,以強化皇權;三是規定了新制和原女真或遼、宋舊職的換授等第,以統一官制;四是頒布封國制度,強調貴族大臣封王授號,只是榮譽勳爵,並不擁有封地,以削弱分裂勢力。
再次,加強法制建設,頒行統一法規。天眷三年,復取河南地,詔所用刑法皆依律文。皇統時,根據本朝舊制,兼採隋唐之制,參考遼宋之法,製成《皇統制》,統一了全國法律。
次說經濟。
最重大的是改革猛安謀剋制。一是皇統五年廢除遼東漢人、渤海人猛安謀克承襲制度,既保證了&ldo;兵柄歸其內族&rdo;,也使渤海、漢人的封建生產關係得以繼續儲存和發展。一是皇統元年紹興和議以後令大批猛安謀克戶南徙中原,與漢人雜處,計其戶口,給以官田,標誌著猛安謀剋制內部土地經營方式的重大變化,推動了女真民族的封建化程序。
另一方面,廢除偽齊以後,在中原也實行了新政策。一是放偽齊軍士悉令歸農;二是因歲飢而典僱為奴婢者,官贖為良,放歸還鄉;三是減偽齊舊稅三分之一。這些都有利中原經濟的恢復。
再說文化。
其一,擴建上京。太宗時,雖在上京會寧府(今黑龍江阿城南)建造乾元殿,成為金朝初期的政治中心,但十分簡陋。熙宗時,改乾元殿為皇極殿,還仿照漢制,建敷德殿為朝殿,以供百官陛見;建慶元宮為原廟,以安放太祖以下遺像;又修建太廟、社稷。至此,上京始有皇都氣象,金世宗時與東京遼陽府(今遼寧遼陽)、北京(今遼寧寧城西)、西京大同府(今山西大同)和南京開封府(今河南開封)並為金五京。
其二,詳定禮儀。具體包括定法駕儀衛之制和宗社朝會之禮。
其三,創製新字。天眷元年,熙宗頒行自己改制的女真小字,這是一種比女真大字筆畫更為簡省的新字。熙宗下詔,規定女真字與契丹字、漢字同為官方通用文字。
熙宗改制顯示出女真社會接受漢文化的歷史趨勢,也反映了金朝加強中央集權統治的迫切需要。其中,完顏希尹的決策作用是值得重視的,韓企先也是參預改革的關鍵人物,其他例如韓昉和金朝扣留的宋使洪皓、宇文虛中也發揮了參議的作用。熙宗改制強化了中央集權的政治制度,加快了女真社會漢化步伐,在金朝歷史上的積極意義不容低估。
金熙宗不但不是雄主,也難稱令君。直到皇統八年(1148年)宗弼去世,朝政大權依次被宗翰、宗幹和宗弼所把持,熙宗只是俯仰其間而已。宗弼死後,早就交通朝臣的皇后裴滿氏迫不及待的填補了權力真空。她是天眷元年被立為皇后的,皇統二年,所生之自濟安被立為皇太子,意味著皇權世襲制的確立。但太子不久病死,她掣制熙宗,致令皇嗣數年不立。而熙宗也似懼內的胚子,內心不平,無處發洩,便酗酒狂怒,揮刃殺人。裴滿氏無所忌憚的幹預朝政,朝官往往走她的門道博取高位。
當時朝臣中大體可以劃分為親帝派和親後派,前者以太師、領三省事兼都元帥完顏宗賢為首,後者以領行臺尚書省事完顏勖和左丞相兼侍中完顏亮為首。宗賢力勸熙宗選後宮以廣繼嗣,遭到裴滿皇后與完顏亮的攻譖,一度被罷,由完顏勖為太師、領三省事,完顏亮兼都元帥。其後數月間,宰相和副相各職在兩派主要成員間頻繁變動,一如弈棋,反映出熙宗方寸大亂,已經無力控制政局。
皇統九年十月,河南軍士孫進自稱&ldo;皇弟按察大王&rdo;起事,熙宗便把自己的兩個弟弟常勝和查剌都給殺了。十一月,熙宗在寢殿殺死了裴滿皇后;又連殺嬪妃和宗室多人。熙宗殺